◎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性味:微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醒脾辟秽;明目;润喉。主肝气郁结;胸胁不舒;龈肿;牙痛;咽干;口燥;口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而得的液体。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最高可达18m。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1.2c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cm,宽2.6-4.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2,宽卵形,质厚,长2-4mm,具小尖头,基部合生;花梗细弱;花极芳香;花萼钟状,4裂,长约1mm,裂片稍不整齐;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mm,花冠管仅长0.5-1mm;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mm,花柱长约0.5mm。果歪斜,椭圆形,长1-1.5cm,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生长环境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原产我国西南部。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金氏药帖》:专治龈胀牙痛,口燥咽干。2.《纲目拾遗》:明目疏肝,止口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