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火烧草、火焰草、佛指甲、半支连、铁指甲、狗牙半支、龙水草、回生草、禾雀舌、万年草、午时花、金枪药、狗牙瓣、小佛指甲、尖叶佛甲单、枉开口、鼠牙半枝莲、猪牙齿、土三七、养鸡草、关叶小石指甲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咽喉肿痛;目赤肿毒;热毒痈肿;疔疮;丹毒;缠腰火丹;烫火伤;毒蛇咬伤;黄疸;湿热泻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扁平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茎叶。
原形态:佛甲草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20cm。全株无毛。根多分枝,须根状。茎纤细倾卧,着地部分节节生根。叶3-4片轮生,少数对生或互生;近无柄;叶片条形至披针形,质肥厚,长2-2.5cm,宽约2mm,先端钝尖,基部有短距。聚伞花序,顶生,有2-3分枝;花细小,疏生,无梗;萼片5,线状披针形,不等长,长1.5-7mm;花瓣5,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4-6m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雄蕊10,2轮,均较花瓣短;鳞片5,宽楔形至四方形,上端截形或微缺;心皮5,开展,长4-6mm。蓇葖果,成熟时呈五角星状。种子细小,卵圆形,具小乳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阴湿处或山坡、山谷岩石缝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1.《本草图经》:佛甲草,生筠州。多附石向阳而生,有似马齿苋,细小而长,有花黄色,不结实,四季皆有。采无时。2.《本草纲目》:佛甲草,二月生苗成丛,高四、五寸,脆茎细叶,柔泽如马齿苋,尖长而小,夏开黄花,经霜则枯,人多栽于石山瓦墙上,呼为佛指甲。《救荒本草》言,高一、二尺,叶甚大者乃景天,非此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2.《本草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3.《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4.《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5.《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6.《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