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
性味:味苦;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茎。
原形态: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长环境分布: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文献
出处:本品原植物形态描述始见于《救荒本草》,名“小桃红”。《本草正》云:“(凤仙花)善透骨通窍,故又名透骨草。”《纲目拾遗》谓:“凤仙花,一名透骨草,以其性利,能软坚,故有此名。”又于透骨草条下记载:“汪连仕《采药书》:透骨草仿佛马鞭之形,大能软坚。取汁浸龟板能化为水……按凤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风散气;红花者名透骨红,破血堕胎,亦有透骨之名,非一物也。”可见,古代已将凤仙花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