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解暑;化湿和中。主风寒感冒;咳喘气急;夏月感寒饮冷;头痛胸闷;腹痛吐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
原形态:滇南冠唇花,直立草本,高1-2m。茎四棱形,被平展柔毛及倒伏小绒毛回去对生;叶柄长1.5-4cm,被糙伏毛;叶片三角状卵形,长2.5-9cm,宽2-7.5cm,先端急尖状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糙伏毛。二歧聚伞花序腋生,或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小,线形,长约2-3mm;花萼钟形,长约3mm,外面密被腺毛,萼齿5,近相等,果时恭敬经萼增大;恭敬经冠紫色或褐色,长约1.5cm,无毛,上唇盔状,顶端微凹,下唇略短,先端3裂,中裂片狭舌形,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近于等长,几不外露,花药2室;子房4裂,无毛,花柱无毛,柱头不相等2浅裂;花盘边缘微有起伏。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10月-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3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60-2000m的空旷草坡上、林下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中部和南部。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