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基础信息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原形态: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华本草》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