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腹膜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ID:134893 / 打印

所属科室: 普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是衬贴在腹、盆腔内面及器官表面的浆膜

具有分泌浆液、防御、吸收、修复等功能

病变后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水等

位置

腹膜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为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呈半透明状。其中,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称为壁腹膜或腹膜壁层,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称为脏腹膜或腹膜脏层。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即腹膜腔。

腹膜包括壁腹膜、脏腹膜,壁腹膜与脏腹膜之间或脏腹膜之间互相返折移行,形成许多结构,包括网膜、系膜、韧带等,这些结构不仅对器官起着连接和固定的作用,也是血管、神经等进入脏器的途径。

网膜

网膜是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两层间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包括小网膜和大网膜。

小网膜

是由肝门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由肝门连于胃小弯的部分为肝胃韧带;肝门连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内有位于右前方的胆总管、左前方肝固有动脉及两者之间后方的肝门静脉。小网膜的右缘游离,后方为网膜孔,经此孔可进入网膜囊。

大网膜

是连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腹膜结构,形似围裙覆盖于空、回肠和横结肠的前方。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构成,前两层由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前后两层腹膜向下延伸而形成,降至脐平面稍下方,前两层向后返折向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两层,连于横结肠并叠合成横结肠系膜,贴于腹后壁。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是网膜囊的下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常粘连愈着,致使其间的网膜囊下部消失。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前两层形成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内含有血管、脂肪和巨噬细胞。

网膜囊和网膜孔

网膜囊是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为腹膜腔的一部分。网膜囊有6个壁,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后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两层的愈着处,左侧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右侧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网膜孔又称Winslow孔,高度平第12胸椎至第2腰椎体,可容纳1~2指。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系膜

由于壁、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而形成的将器官系连固定于腹、盆壁的双层腹膜结构称为系膜,其内含有出入该器官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和淋巴结等。主要的系膜有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等。

肠系膜

是将空肠和回肠系连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面积较大,呈扇形。其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称为肠系膜根,长约15cm,起自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跨过脊柱及其前方结构,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肠系膜的两层腹膜间含有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支、淋巴管、淋巴结、神经从和脂肪等。

阑尾系膜

将阑尾系连于肠系膜下方的三角形的双层腹膜结构,内有出入于阑尾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走行于系膜的游离缘。

横结肠系膜

是将横结肠系连于腹后壁的横位双层腹膜结构,其根部起自结肠右曲,向左跨过右肾中部、十二指肠降部、胰等器官的前方,沿胰前缘达到左肾前方,直至结肠左曲。横结肠系膜内含有中结肠血管及其分支、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

乙状结肠系膜

是将乙状结肠固定于左下腹的双层腹膜结构,其根部附着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系膜内含有乙状结肠血管、直肠上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

韧带

腹膜形成的韧带指连接腹、盆壁与脏器之间或连接相邻脏器之间的腹膜结构,多数为双层,少数为单层腹膜构成,对脏器有固定作用。有的韧带内含有血管和神经等。主要包括肝韧带、脾韧带和胃韧带。

腹膜襞、腹膜隐窝和陷凹

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盆壁之间的腹膜形成的隆起称腹膜襞,其深部常有血管走行。在腹膜襞之间或腹膜襞与腹、盆壁之间形成的凹陷称为腹膜隐窝,较大的隐窝称陷凹,主要的腹膜陷凹在盆腔内,常见的陷凹有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等。

膜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具有分泌、吸收、防御、修复和固定脏器等功能。

分泌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腹膜分泌的少量浆液(100-200ml)可以减少内脏间的摩擦。

吸收功能

腹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具有很强的吸收液体和微小颗粒的功能。特别是膈下区的腹膜吸收能力较强,所以腹腔炎症或手术后的病人多采取半卧位,使有害液体流至盆腔,以减缓腹膜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防御功能

腹膜和腹膜腔内浆液中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和有害物质。若侵入的病原体数量少、毒性弱,其在腹腔内可被消灭,不至于进一步扩散。

修复功能

腹膜有较强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所分泌的浆液中含有纤维素,其粘连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和炎症局限化,但若手术操作粗暴,或腹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久,也可因此作用而造成肠纤维性粘连等后遗症。

固定脏器功能

腹膜拥有腹膜韧带和系膜等结构,对固定脏器的正常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养护腹膜主要是防止腹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平日需多食用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的饮食,并注意营养搭配。可适量食用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益生菌乳饮品等,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避免消化道疾病发生,从而降低腹膜感染几率。避免暴饮暴食、过敏、高脂、生冷、不洁的食物,以免诱发消化道疾病,影响腹膜健康。

腹膜一般无特殊的运动养护,但坚持长期进行锻炼,如太极、跳绳、散步等,可加快体内代谢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降低腹膜出现病变的几率。此外避免饭后马上进行激烈运动,因为可能会影响食物消化,导致消化不良,诱发脏器疾病,建议在饭后1-4小时进行不同程度运动。

腹膜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腹膜病变的发生。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逸结合,戒烟戒酒,以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诱发腹膜炎症。

保持腹部皮肤清洁,不要抠肚脐,以免造成感染。

平时注意保暖,多喝温水,促进新代谢。

保持乐观的心情,了解腹膜常见疾病知识,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

腹膜是衬贴在腹、盆壁内面以及覆盖在腹、盆腔器官表面的一层浆膜,出现损伤之后可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我们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正常腹膜和不健康腹膜有哪些区别。

腹膜形态

1、正常腹膜

正常腹膜衬贴在腹、盆壁内面以及覆盖在腹、盆腔器官表面,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观察。其中,前腹壁和侧腹壁的壁层腹膜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连续、平滑的高回声细线,其深部的肠道在深呼吸时可上下移动。脏器表面的高回声细线是脏层腹膜的界面回声,在声像图上构成脏器的轮廓边界。

2、异常腹膜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出现典型的腹膜刺激征,即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B超检查时,腹膜腔内显示游离无回声,炎症病灶或穿孔部位附近形成腹腔脓肿,有大量渗出弥漫分布于肠间及脏器周围。形成的脓肿部位与腹膜腔内炎性渗液的流动有关,右肝下间隙的炎性渗出液可沿肝肾间隙向上累及膈下间隙(右肝上后间隙),或经右结肠旁外侧沟向下流入盆腔,也可经网膜孔与小网膜囊相通。在左侧因有膈结肠韧带限制,聚集在左膈下和脾周围的脓液通常不能经左结肠旁外侧沟通向盆腔,因此,左结肠旁外侧沟脓肿比较少见。

腹腔脓肿

腹腔脓肿呈有张力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脓腔壁较厚。后壁及后方组织回声增强。若脓液稠厚或含有较多组织坏死残屑,脓腔内可见浮动的细点状回声,加压扫查时有移动。如有腹膜围绕成脓肿轮廓,境界常较清楚。

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表现复杂,与其病理类型有关。常见的慢性腹膜炎病例,可能同时有渗出和腹膜增厚,粘连增厚的实质性回声与包裹积脓并存。以渗出为主的病例,腹腔积液游离无回声区可弥散全腹或局限包裹,常见细小的点状低回声及分隔回声漂浮其中。如形成包裹演变为局限性脓肿时,可有假包膜形成,呈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单个或多房性低回声或无回声区,与腹内脏器无关,但可有肠管粘连。肠襻粘连与腹膜增厚为主者形成边界不清、回声杂乱的团块。

肠系膜原发性肿瘤

超声检查时肠系膜肿瘤可为囊性、实性或混合性,肿块具有相当大的移动性,而且其移动性虽大,但通常不能降入盆腔。囊性淋巴管瘤声像图上呈单房或多房性薄壁囊肿,可有分叶状轮廓。肠源性囊肿,即囊性肠重复,多见于婴幼儿,70%以上发生在回肠系膜,声像图上呈与肠管并行的长形管状或带状无回声区,与肠管相通或不相通。

腹膜间皮瘤

腹膜间皮瘤可分为局限型、结节型、囊状型、弥漫型。局限型常有腹腔器官受压现象,X线见有胃肠移位,出现无肠管分布区,肠袢分布异常,瘤组织多呈纤维肉瘤改变,肿瘤直径较大。结节型多发性肠外形不整甚至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囊状型X线可见有透光区,因膈肌收侵,运动受限。弥漫型X线显示肠袢扭曲、变形,间距增大,胃外形不整齐,边缘不规则。

腹膜转移癌

超声表现为大多数合并腹腔积液,声像图上表现为肠间和脏器周围游离无回声区,并可见腹腔内脏器粘连,肠粘连尤为明显,在腹腔积液衬托下显示为含气的不均质团块。癌肿转移结节多见于盆腔内腹膜,其次为小肠的肠系膜附着缘,大网膜严重受累时于腹腔积液中显示为增厚和僵硬的“网膜饼”。但多数患者转移结节体积较小,声像图上不能显示,只有少数前或侧腹壁腹膜的较大癌结节在腹腔积液的衬托下显示为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才有可能被发现。

腹膜受损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全身反应、腹水、排便异常等,不同的腹膜异常症状,可提示不同的腹膜相关疾病。

腹痛

腹痛为持续性,一般较剧烈,常不能忍受。腹痛常自原发病灶部位开始,以后随着腹膜炎的扩散可弥漫至全腹,但仍以原发病灶部位最重。炎性腹痛在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可逐渐缓解,癌性腹痛则会持续加重。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为腹膜炎的常见症状,最初为反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之因炎症毒性反应和麻痹性肠梗阻而发生持续性呕吐,呕吐物为胆汁及胃内容物。

全身反应

腹膜疾病一般是由于邻近器官病变蔓延所导致,如阑尾炎、肠梗阻、胆囊炎等,常伴有体温升高,若是由于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导致的腹膜病变,起病时体温在正常范围,后持续升高,常伴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症状,随着症状加重,全身中毒反应明显,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腹水

腹膜病变可导致腹膜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形成腹水,一般来说炎症产生的腹水较少,经治疗后,可逐渐吸收。腹膜肿瘤造成的腹水量较大,可导致出现腹胀,多无法自行吸收,需进行引流。

排便异常

若是腹膜肿瘤侵犯肠管或肿瘤变大挤压肠道,可引起肠梗阻,出现排便困难,甚至停止排便等症状。若是结核性腹膜炎则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大便每日3~5次,呈稀水状,无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

腹膜受损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腹膜炎、腹膜脓肿、腹膜肿瘤等,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吸烟

烟草中有大量的尼古丁,长期吸入可破坏机体免疫功能,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诱发一些疾病,加大腹膜的感染风险。

感染

感染是造成腹膜炎的常见致病因素,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另外,阑尾炎、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等可波及腹膜,导致其继发性感染。因此若出现腹部脏器炎症时时应积极治疗,避免炎症范围扩大。

外力损伤

若是外力如车祸、暴力、医源性损伤等使腹部脏器出血,如脾破裂、肝破裂等,可出现腹膜病变,且症状较为严重,须立即进行治疗。

身体因素

一些腹膜邻近器官的肿瘤若侵犯腹膜,可导致腹膜出现肿瘤,从而出现临床症状,如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等。存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部分人群,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以及血管功能受损,可导致腹膜病变长期不愈。此外如果进行了腹部手术,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术后出血等,可能诱发腹膜炎症。

腹膜是否健康,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观察不良症状进行自测。比如腹膜炎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腹膜肿瘤可导致腹部增大,按压腹部可触及肿块,伴有严重腹痛。出现不良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后针对性进行治疗。

腹膜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等。

体格检查

主要是腹部检查,需要确定腹部是否存在压痛,全腹压痛代表病变弥散,若出现肌紧张和反跳痛则提示出现腹膜炎症。若按压时发现腹部有包块,若包块有压痛、边界模糊,多提示为炎症;若包块无压痛、边界清晰、质地硬,则可能出现了腹膜肿瘤。体格检查可对腹膜疾病做出基础的判断。

实验室检查

腹膜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肿瘤标记物、结核菌素试验常见。如果是腹膜炎症,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上升,C-反应蛋白也会上升。如果是腹膜肿瘤,那么肿瘤标记物可能为阳性,需进一步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是结核性腹膜炎,则会伴有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降低,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部分呈阳性。

影像学检查

主要有X线、超声、CT和MRI等检查。X线检查可检查肠道是否存在气体、梗阻等情况,以确定腹膜疾病的病因。超声检查对肝、胆、胰、脾和肠胃的原发病因诊断有帮助,有助于进行针对性治疗。CT检查有助于判断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可进一步提高腹膜疾病诊断率。磁共振成像(MRI)不但能准确判定腹膜内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浸润程度,并能详细观察肿瘤与周围软组织、血管及淋巴结的解剖关系,并确定肿瘤供应血管等。

腹腔穿刺检查

腹腔穿刺对明确诊断、确定病因有参考价值。如穿刺液中含有食物残渣、胆汁,则可提示上消化道穿孔破裂;穿刺液有粪臭味则可提示肠道下段有炎症或穿孔;浆液性脓性穿刺液说明腹腔内有炎性病灶;血型穿刺液常见于肠绞窄、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和恶性肿瘤;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则说明出现了实质性脏器破裂。

腹腔镜检查

如果腹膜疾病原因不明,或突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且症状严重时,可进行腹腔镜探查术。腹腔镜检查是将腹腔镜自腹部插入腹腔内观察病变的形态、部位,必要时取有关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借以明确诊断的方法。而且如果病情严重,腹腔镜检查的同时可进行治疗。

标签: 器官详解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12-05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