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消化内科、普外科、肝胆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胆囊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浓缩胆汁
胆囊还可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
位置
胆囊位于右上腹,紧贴在肝脏的下方和十二指肠上方,体表的定位点是在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位置,就是右侧肋缘下中点的位置。
胆囊的形状很像一只横卧着的梨,长8-12cm,宽3-5cm,容量为40-60ml,可分为底部、体部、颈部。颈部呈漏斗状凸出,称为Hartmann囊;胆囊颈部的延续即胆囊管,呈狭细的管道,与肝总管汇合而成胆总管。胆总管长6-8cm,直径0.5-0.8cm,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及十二指肠壁内段四部分。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约70%与主胰管汇合而成共同开口,这通路形成膨大部分,形似茶壶肚子,医学上称之为乏特氏壶腹,是胆汁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的“三岔路口”。围绕乏特氏壶腹及胆总管末端,位于胆总管和主胰管相连接处以上的括约肌是控制胆汁的重要阀门,称为奥狄括约肌(Oddi括约肌),在距离胃的幽门约10cm处,出口直径很小。
胆囊的功能是浓缩和储存胆汁、分泌少量黏液,还能调节胆道内的压力,是较为重要的消化器官。
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但是并非肝脏所分泌的全部胆汁均存在于胆囊内,胆囊只贮存其中的50%左右,而多余部分胆汁经Oddi括约肌排至十二指肠。
胆囊能分泌黏液性物质。胆囊管完全阻塞后,胆汁中的胆色素被胆囊黏膜吸收,胆囊内可充满透明、无色的液体,临床上称之为白胆汁。胆囊黏膜受到刺激、pH值改变、炎症、结石的情况下,黏液分泌增加。胆总管完全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胆管内亦可充满由胆管上皮分泌的白胆汁,当梗阻解除、胆管内压力降低之后,肝细胞又可以很快恢复分泌胆汁的能力。
胆囊有调节胆道内压力的功能。胆囊积极的吸收液体和减少胆汁容量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胆道内压力的平衡。当胆道梗阻时,胆管内压力会快速上升,一般在24小时内临床上便呈现黄疸;如果胆囊仍然保持正常的吸收功能,当有胆总管下端梗阻时,黄疸可延迟至36-48小时才明显出现。
胆囊的饮食养护至关重要,如每天坚持吃早餐、少量多餐,选择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有助于胆囊健康。
长期不吃早餐可给胆囊增加负担,长期以往容易出现胆结石。
每次吃饭时,胆汁都会从胆囊往外排出,如果吃的频率增加,胆汁就更不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石。长期暴饮暴食会增加胆或者胆经负担,导致胆囊产生一些病变。
胆固醇堆积过多会加重肝脏负担,多余的胆固醇还会积聚在胆囊上,诱发结石,因此应保持低胆固醇饮食。
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橙子,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饮酒,适当补充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胆汁排出,参与消化过程,从而降低得胆结石的几率。
胆囊也需要进行运动养护,每天坚持适当活动,可促使结石排出。目前已经研究了各种运动方法,包括骑自行车、健身操、慢跑、游泳、网球和散步对胆囊健康有益,但现有的研究还没有显示一种运动形式是否比另一种运动形式更有利于降低胆囊问题的风险,应注意合理适度锻炼,避免高强度运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会增加一个人患胆结石的风险,但避免减肥过快,如果体重下降过快会大幅度地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诱发胆石症。此外,还应放松情绪,减轻精神压力,定期去医院体检,及时明确胆囊健康。
胆囊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浓缩胆汁、储存胆汁、调节胆道内压力等功能,当胆囊受损时会出现胆囊肿大、积脓、溃疡、坏疽、结石形成等改变。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胆囊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胆囊和不健康胆囊有哪些区别。
胆囊呈梨形囊袋的构造,且胆囊壁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颜色为白色略带粉红色。胆囊内储存的胆汁为墨绿色或金黄色,清亮,且无杂质。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由于存在胆囊管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胆囊内渗出增加,外观胆囊肿大,张力高,胆囊壁充血,稍增厚。胆囊胆汁肉眼仍正常或稍混浊。
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管梗阻不能解除,胆囊内压力持续升高,胆囊显著增大,表面有脓性纤维素性渗出、沉积,胆囊黏膜形成小溃疡,胆囊内为脓性胆汁,或充满脓液形成胆囊蓄脓。
坏疽性胆囊炎:胆囊胀大过甚,促使胆囊壁发生血运障碍,引起胆囊壁缺血坏疽。或胆囊内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引起囊壁压迫坏死,最终导致胆囊穿孔。
慢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而导致中度增厚,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由于瘢痕组织的收缩,囊腔可变得非常狭窄,甚至完全闭合,即胆囊纤维化。
胆囊内结石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常单发或多发,且直径较大,为0.5-5cm,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有结石光团和声影,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大小一般正常,息肉呈球形或乳头状,一般体积较小,附着于胆囊内壁,多有细蒂相连,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受累的胆囊壁明显增厚,根据增生的部位和范围可分为三型。局限型胆囊底部呈圆锥帽状增厚;节段型胆囊底体部壁节段性增厚,呈“三角”征;弥漫型胆囊壁呈弥漫性增厚。
肿瘤多呈弥漫浸润性生长,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变硬、灰白色,砂粒样,有时呈息肉状生长,基底部较宽,常侵犯周围的神经组织,局部肝组织如胆囊床及邻近的肝组织内常有转移灶形成。
胆囊憩室:胆囊大小正常,囊壁局部向外突起,呈一个圆形囊腔,大小约为1cm,憩室内有时可见小结石。
双胆囊:肝下可见两个相互独立、完整的胆囊大小相似或不一。
双房胆囊:胆囊腔内可见有一纵隔将胆囊分为两腔,纵隔在胆囊颈部有缺扣,该部位两腔相通。
胆囊受损后,多表现为全身症状,或伴有黄疸、高热、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具体如下:
胆囊不好会出现上腹或右季肋有持续性钝痛,常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出现此类症状多提示为急性胆囊炎。
如果胆囊不好是由于结石所致,结石阻塞胆管后,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尿液黄染,部分患者会伴有皮肤瘙痒。
胆囊受损后,患者可出现轻至中度发热,一般无寒战,可有畏寒。若病情发展较重可出现寒战、高热的表现,多见于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
多数患者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品后会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适感、饱胀,常伴有厌食油腻、消化不良、胃部饱胀和嗳气等症状。
患者可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如恶病质的表现,包括消瘦、乏力、贫血、恶心、呕吐、腹胀等,则提示可能患有胆囊癌、胆管癌等疾病。
胆囊受损后可引起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等疾病,而影响胆囊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肠埃希杆菌、克雷伯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后可引起胆囊病变,如70%的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胆囊炎,约50%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为阳性。细菌入侵的路径一般多经胆汁或淋巴管,有时也可以经肠道逆行入胆道或血源性播散。[2]
如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类食物,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均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易形成胆囊结石。
妊娠晚期、产后妇女、高脂肪饮食或糖尿病患者,血中胆固醇含量均增高,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也会增高,此时若胆汁淤积,胆盐减少,则极易形成胆囊结石,对胆囊造成损害。
临床上有少数病例既无胆汁滞留亦无细菌感染,主要见于创伤和胰液反流。创伤包括外科手术、灼伤等,可损伤胆囊发生炎症。创伤时,由于疼痛、发热、脱水、情绪紧张等可使胆汁黏稠度增加,排空减慢。此外,当胰、胆管共通管梗阻时,反流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被胆汁激活,与胆汁酸结合,也可激活磷酸酯酶,使卵磷脂转为溶血卵磷脂,这两者作用于胆囊壁,对胆囊可产生局部损害。
胆囊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以下症状进行自测。若发现以下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在油腻进食后,出现腹痛、饱胀,伴嗳气、呃逆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胆囊炎、胆囊结石所引起。
如果出现尿色深黄及皮肤、巩膜黄染的情况,应考虑与胆囊病变累及胆管有关,部分病人还可伴皮肤瘙痒。
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发热、恶心时,应考虑胆囊是否健康。
胆囊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胆囊疾病的体格检查中,主要采用视诊和触诊。视诊是检查患者的皮肤、尿液、巩膜是否出现黄染,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黄疸;触诊是检查患者的右上腹是否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是否为墨菲氏征阳性。如并发有胆囊穿孔或坏死,则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肿瘤标记物:胆囊癌病人有时候会出现CA19-9升高,要警惕胆囊癌的可能。
肝功能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也可以用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胆道梗阻。
血常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有助于判断是否有胆囊炎。
通过影像学可以进一步明确胆囊壁是否增厚,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以及结石是否出现嵌顿等。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还可以行胆囊穿刺引流胆汁或脓液,进行胆汁细菌培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