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臀小肌是臀部肌肉之一
臀小肌位于臀部深层,臀中肌的深面
臀小肌具有维持身体直立、运动髋关节的功能
位置
臀小肌位于臀部,臀中肌的深面,起自髂骨翼外面,肌束向下集中形成短腱,止于股骨大转子。
臀小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性;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力的传递作用。
臀小肌具有运动髋关节、稳定骨盆、支持和保护周围组织的功能。臀小肌抵止处有一不恒定的臀小肌转子囊,有利于外展、外旋及内旋髋关节;站立时,臀小肌能稳定骨盆,防止骨盆朝对侧倾斜;肢体下垂时,臀小肌起悬挂肌的作用,能防止关节囊拉长及肢体坠落;两侧下肢站立时,臀小肌能防止股骨头自髋白脱出。
养护臀小肌,要注意均衡饮食,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可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鱼虾等,有利于肌肉生长,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也有利于臀小肌养护。
鼓励日常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爬山、太极拳等,时间以每天30-40min为宜,运动强度适宜,不宜剧烈运动,避免臀小肌疲劳损伤。此外,可以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臀小肌锻炼,如抬腿后屈、直立后踢腿、弓步压腿等,可以增强肌肉耐力,注意锻炼前热身,锻炼后拉伸、按摩放松。
日常保养臀小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深度睡眠有利于肌肉的恢复和生成。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肌肉疲劳。日常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和受凉。此外,生活中要避免各种外伤,如车祸、摔倒、打架等,避免久坐久站,这些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臀小肌损伤。
臀小肌是臀部肌肉之一,具有运动髋关节、稳定骨盆、支持和保护周围组织等多种功能,当臀小肌出现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臀小肌和不健康臀小肌的区别。
从外观来说,正常臀小肌近似扇形,其肌纤维斜向外下,肌腹部分色红,质地柔软,肌腱部分色白而强韧。
急性损伤可见肌肉出血、血肿、解剖位置改变等,慢性劳损者可见臀小肌紧张、僵硬,呈条索状。
单纯臀小肌挛缩型,外观上可见臀小肌肌肉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肌容积缩小。
臀小肌受损后,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红肿、下肢功能障碍、髋关节弹响、步态异常等症状,具体如下:
臀小肌受损后可出现患侧臀部疼痛、肿胀,下蹲和下肢外展时可引起疼痛加重。也可表现为患侧髋部酸胀等不适感,并向下肢放射。
臀小肌具有外展、旋外和旋内髋关节的功能,其损伤时会导致下肢活动受限,严重时行走困难。
患者在下蹲位变成站立过程中,髋关节内发出弹响,并出现髋部疼痛症状。
表现为跛行,立正时足跟离地1~3cm不等,双下肢绝对长度相等,但因骨盆倾斜导致双下肢假性不等长。
臀小肌的健康对下肢稳定和行走至关重要,臀小肌受损后引起的疾病有臀小肌损伤、臀小肌挛缩等,影响臀小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均可造成臀小肌损害,急性损伤常因运动伤害或突然跌倒引起。慢性劳损为髋关节长期处于外展或长期负重状态,如久坐或站立时习惯单侧用力负重引发。
先天性肌肉发育不良可能是导致臀小肌萎缩的原因。
臀部反复肌肉注射、免疫功能异常、瘢痕体质等可能和臀小肌萎缩有关。
臀小肌发生病变后的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因此没有明确的自测方法,如果发现有臀部疼痛、肿胀、髋关节活动受限或出现髋关节弹响等症状,应警惕臀小肌损伤,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臀小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臀小肌疾病的体格检查中,主要是采用视诊、触诊等方法,初步判断臀小肌疾病。视诊可观察患者的姿势、轴线及步态,局部有无肿胀、瘀血,有无肌肉萎缩或肌纤维颤动,有无包块、瘢痕等,还可以观察有无畸形,如肢体长短等。触诊可感受局部有无疼痛、压痛,并且大致确定其部位、深度、范围。
当臀小肌受到某种伤害性刺激而发病时,其病理生理变化会导致血液中各种成分的相应改变,因此进行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等)、血沉、血生化(包括血清激酶、肌红蛋白、肌酸等)等的检测,可帮助诊断臀小肌疾病及评价臀小肌的功能状态。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臀小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方法:
B超对肌肉损伤所出现的血肿大小,局部病变的液化、骨化、肌化的情况有一定诊断价值。
CT能显示肌肉及大血管与神经的结构,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MRI对肌肉的观察,优于X线和CT,肌肉肌腱的断裂、血肿、脓肿、血管血流情况等均能清晰显示出来。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