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上肢动脉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ID:135711 / 打印

所属科室: 血管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上肢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组成部分

上肢动脉主要包括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

上肢动脉分布于肩部、臂部、肘部、腕部和手部

上肢动脉具有输送血液,提供营养和养料的功能

位置

上肢动脉位于双上肢,主要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具体位置如下:

锁骨下动脉

两侧锁骨下动脉起点不同,左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起自头臂干,二者均经胸锁关节的后方斜向外行至颈根部,呈弓状经胸膜顶的前方,穿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外侧缘续为腋动脉。

腋动脉

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锁骨下动脉,经腋窝的深部至背阔肌的下缘移行为肱动脉。

肱动脉

与正中神经伴行沿肱二头肌的内侧至肘窝,在平桡骨颈的高度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位置表浅,可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处触知其搏动。

桡动脉

先行经肱桡肌和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继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桡动脉的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覆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常用部位,可在桡骨茎突的内,上方触摸到其搏动。

尺动脉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经豌豆骨的桡侧至手掌。

掌浅弓

由尺动脉的末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的深面。弓的凸侧约平掌骨中部。从掌浅弓上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和一条小指尺掌侧动脉。三条指掌侧总动脉行至掌指关节附近,每条再分为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别分布到第2~5指相对缘;小指尺掌侧动脉分布到小指掌面的尺侧缘。

掌深弓

由桡动脉的末端与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指深屈肌腱的深面。弓的凸侧在掌浅弓的近侧,约平腕掌关节高度。由弓上发出三条掌心动脉,行至掌指关节附近分别注入相应的指掌侧总动脉。

上肢动脉主干是颈根部的锁骨下动脉,主要由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构成。动脉管壁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

内膜

从内向外又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三层。内皮是衬贴于腔面的单层扁平

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组成。

中膜

由弹性膜、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其厚度及组成成分在不同动脉之间的差异较大。

外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较大的动脉在中膜与外膜交界处有外弹性膜,其厚度比内弹性膜薄。较大血管的外膜结缔组织中还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其分支可伸入中膜。

上肢动脉的主要功能是向上肢提供营养和养料,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上肢动脉分为大、中、小、微动脉。其中,大动脉的弹性推动血液向前流动,保持血流的平稳和连续,又称弹性血管。中动脉平滑肌纤维在神经支配下舒缩,可调节分配上肢的血流量,因此又称分配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纤维都受神经和多种体液因子的调节而舒缩,显著调节了血流的外周阻力,从而调节上肢的血流量,并维持正常血压,因此,小动脉和微动脉又称外周阻力血管。

提倡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食物最好以蒸煮方式处理,避免煎炸,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此外,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较多,不可过量食用。宜摄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如鸡胸肉、鱼虾、豆类等。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糙米等。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多餐。戒烟限酒,可以适当饮用绿茶,增强血管弹性,软化血管,有助于上肢动脉的健康养护。

提倡每天进行30-40分钟的户外有氧运动,如竞走、慢跑、爬山、打球、游泳等,运动时,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以满足组织耗氧量,及时运走人体的代谢废物。长期规律运动还可以减肥消脂,降低体重,从而降低上肢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运动时注意强度和时间,以自己耐受为宜。

日常维持上肢动脉的健康,应避免操劳、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天气寒冷时及时加衣防寒,调整心态,避免暴怒和焦虑,保持心情平和。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遵医嘱服用药物,控制疾病。此外,要避免外伤,如车祸、锐器伤、骨折、暴力击打等,这些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上肢动脉损伤。

上肢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组成部分,具有运输动脉血液,营养上肢的功能,当上肢动脉出现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上肢动脉和不健康上肢动脉的区别。

上肢动脉形态

1、正常上肢动脉

从外观来说,上肢动脉为管状结构,外表呈灰红色,腔内充满红色血液,管壁坚实而富有弹性,内壁光滑,由内膜、肌层和外膜组成。

2、异常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损伤

可见血管连续性破坏,如血管壁穿孔,部分或完全断裂,甚至部分缺损。或者血管壁损伤,但血管连续性未中断,可表现为外膜损伤、血管壁血肿、内膜撕裂或翻卷等。

动脉炎

病变累及上肢动脉,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偶见朗罕巨细胞。主要为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呈广泛而不规则的增生或变硬,管腔有不同程度狭窄,常合并血栓形成。

上肢动脉栓塞

上肢动脉栓塞的发病顺序为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栓塞发生后,动脉腔呈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其远端动脉及侧支血管发生强烈痉挛,使患肢缺血加重。动脉本身的滋养血管也可发生痉挛,造成动脉壁血供障碍,内弹力层发生水肿、增厚、断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脱落,血小板、纤维蛋白粘附于动脉内膜,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

上肢动脉瘤

最常发生在上肢动脉瘤是医源性的肱动脉假性动脉瘤,与心脏导管或其他动脉介入操作有关,可见上肢动脉管壁局部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

上肢动脉受损后,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形态和色泽改变、动脉结构改变等,具体如下:

感觉异常

肢体疼痛

上肢动脉损伤后,可因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而引起上肢疼痛,疼痛可因体位改变或冷热刺激而缓解或加剧,如抬高上肢可加重症状,病肢下垂则可缓解疼痛。

寒冷或潮热

肢体的冷热,主要取决于通过肢体的血液流量,少者寒冷,多者潮热。各种原因所致的上肢动脉闭塞均可导致上肢皮肤寒冷。

麻木、麻痹、针刺或蚁行感

当上肢动脉病变影响神经干时,可以出现麻木、麻痹、针刺或蚁行感等感觉异常。雷诺综合征时,麻木可与疼痛同时出现;胸廓出口综合征时,往往伴有上肢针刺或麻木感。

感觉丧失

严重的动脉狭窄继发血栓形成,或急性动脉阻塞时,缺血肢体远侧浅感觉减退或丧失。如病情进展,深感觉随之丧失,如腕下垂及不能主动活动。

形态和色泽改变

形态改变

主要有萎缩和局限性隆起。慢性动脉缺血时,可表现为肢体因肌萎缩而纤细、皮肤菲薄、汗毛脱落等。局限性隆起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隆起,伴有明确的与心律一致的搏动,可能有震颤或血管杂音。

色泽改变

正常皮肤温暖,呈淡红色。上肢动脉损伤后皮色呈苍白色或发绀,伴有皮温降低,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结构改变

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性改变时可引起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狭窄、局限性扩张,或动静脉间存在异常交通,血液流速骤然改变,可在体表位置听到动脉杂音,扪到震颤;正常动脉富有弹性,当动脉有粥样硬化或炎症病变后,动脉可以呈屈曲状、硬化或结节等变化。

组织发生溃疡或坏死

由于动脉狭窄性病变严重影响肢体末梢血供,因此溃疡好发于肢体远侧,如手指。当局部动脉血流量明显减少,不能维持静息状态下组织的代谢需要时,即出现坏疽。

上肢动脉的健康对每个人至关重要,上肢动脉受损后引起的常见疾病有上肢动脉损伤、动脉炎、动脉闭塞、动脉瘤等,而影响上肢动脉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感染因素

如链球菌、结核杆菌、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等,感染后均可经血液循环或直接侵袭动脉管壁,引起动脉管壁损伤。

疾病因素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存在时,均可损伤动脉内膜,促进动脉硬化,从而导致上肢动脉血管疾病的发生。

遗传因素

上肢动脉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已有报告证实,近亲先后发病,提示动脉炎与某些显性遗传因子相关。

损伤因素

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均可造成上肢动脉损伤,直接损伤,包括锐性损伤,如刀伤、刺伤、枪弹伤、手术及血管腔内操作等开放性损伤;钝性损伤,如挤压伤、挫伤、外来压迫(止血带绷带、石膏固定等)、骨折断端与关节脱位等,大多为闭合性损伤。间接损伤包括创伤造成的动脉强烈持续痉挛,过度伸展动作引起的血管撕裂伤,快速活动中突然减速造成的血管震荡伤。

其他因素

吸烟、居住于寒冷潮湿地区、精神紧张、营养不均衡等可以导致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从而引发上肢动脉疾病。

上肢动脉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以下症状进行自测。若发现以下异常症状长期存在,则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上肢感觉异常

如上肢有疼痛、倦怠、沉重感、麻木感等,考虑可能是上肢动脉闭塞引起的局部缺血。

皮肤颜色改变

可观察自己的皮肤颜色,并进行对比,正常皮肤温暖,呈淡红色。如皮肤颜色呈苍白色或发紫,伴有皮温降低,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搏动异常

可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自己的脉搏,正常的动脉搏动柔和有力,平均每分钟60~100次,有节律性,间隔时间相等,如发现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上肢动脉有狭窄或者闭塞。

上肢动脉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大类。

体格检查

上肢动脉疾病的体格检查中,主要采用触诊、听诊等方法,确定上肢动脉血管是否有异常。此外,还需要结合视诊观察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发绀,是否有局部隆起、损伤等。触诊主要检查脉搏,可选择桡动脉,并进行两侧脉搏情况对比,注意脉搏脉率、节律、紧张度和动脉壁弹性、强弱等变化。听诊主要听动脉杂音,当有动脉狭窄或局限性扩张时,可在体表位置听到杂音,扪到震颤。

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上肢动脉疾病时,应常规安排适当的实验室检查,以发现可以治疗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对治疗上肢动脉疾病有重要意义的相关动脉硬化所致器官损害(肾功能)。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饥饿和餐后血糖、尿液检测、血清肌酐、脂质(总胆固醇、HDL胆固醇、LDL胆固醇、甘油三酯)。

影像学检查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上肢动脉疾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方法:

X线检查

可观察血管解剖结构、运动及血流状态,如了解上肢动脉有无狭窄、增宽、钙化以及瘤体的位置。

超声

能够显示上肢动脉缩窄的部位,缩窄近、远侧压力阶差和加速的血流信号。观察动脉瘤及血管腔内病变。利用多普勒血流射频显示血流的流速、方向和阻力等。

CT血管造影(CTA)

可明确上肢动脉缩窄的部位、范围、程度,与周围血管关系和侧支血管分布情况。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能更精细地刻画管壁结构对比度,冠状和矢状面扫描能提供瘤体及管腔纵切面的影像信息。CTA和MRA均可得到动脉的立体三维图像,更好地了解血管的病变情况,且无创、显影清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诊断上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因此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

标签: 器官详解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12-06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