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血管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髂内动脉是盆部动脉的主干,为一短干
髂内动脉分布范围包括盆内脏器及盆部的肌肉,分为壁支和脏支
髂内动脉受损可出现下腹部疼痛、下肢麻木、乏力
位置
髂内动脉是盆部动脉的主干,主要分布于骨盆和臀部,为一短干,沿盆腔侧壁下行,分布范围包括盆内脏器以及盆部的肌肉。其分支有壁支和脏支两种,以下介绍具体走行:
沿骨盆侧壁行向前下,穿闭孔膜至大腿的内侧,分支至大腿内侧群肌和髋关节。
经梨状肌上孔穿出至臀部,分支营养上部的臀肌和髋关节。
经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营养下部的臀肌和髋关节。
由髂内动脉的近端发出,向上沿髂嵴上缘的后端行向外,至髂肌和腰大肌。
沿骶骨外侧缘的前面下行,分布于盆腔后壁以及骶管内结构。
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干,出生后其远侧段闭锁形成脐内侧韧带,近端段管腔未闭,与骼内动脉起始段相连,发出2-3条膀胱上动脉,分布于膀胱上、中部。
分布于膀胱底、精囊和前列腺。该动脉在女性分布于膀胱和阴道。
分布于直肠下部,并与直肠上动脉的分支吻合。
沿盆腔侧壁下行,进入子宫阔韧带底部的两层腹膜之间,在子宫颈的外侧约2cm处从输尿管的前方跨过并与之交叉,再沿子宫侧缘迂曲上升至子宫底。子宫动脉分支营养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并与卵巢动脉吻合。
在臀下动脉的前方下行,穿梨状肌下孔出骨盆,继经坐骨小孔至坐骨肛门窝,发出肛动脉、会阴动脉和阴茎背动脉,分布于肛门、会阴部和外生殖器。
髂内动脉为管腔结构,管壁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构成。内膜由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细胞构成通透性屏障,管壁内外两侧的液体、气体和大分子物质可选择性地透过此屏障,它还可作为血管的内衬面,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表面;中膜主要由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三种成分组成;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以及成纤维细胞和少量平滑肌纤维。
髂内动脉是盆部动脉的主干,主要功能是供给骨盆腔脏器、骨盆腔壁以及腰部肌肉和臀部肌肉以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液,从而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对髂内动脉健康十分重要,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等异常。总体上饮食宜营养均衡,控糖、控油、控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膳食总热量不宜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豆制品等。宜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子油、麻油等为食用油。应避免或少吃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及其制品等。
平常应适当多进行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防髂内动脉弹性,从而防止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血脂等病症,对养护髂内动脉大有裨益。运动可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散步、跳绳、乒乓球、骑车、爬山、游泳等,但注意活动量应根据体力、活动习惯、身体情况、心脏功能状态等决定,以运动时心跳、呼吸轻微加快,运动后周身舒畅为宜,活动强度应循序渐进。另外,注意运动时的个人防护,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外伤导致髂内动脉破裂出血。
髂内动脉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充分休息、调护情志、注意安全、定期体查等。
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工作或学习,适当进行休息,午间宜适当午休,晚间保证睡眠时长和质量,不熬夜,以醒后周身感到舒适、头脑清晰、精力充沛为宜。
不良的情绪刺激和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血压不良波动,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情绪紧张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心情。
髂内动脉可直接由锐性伤、暴力所引起,如车祸、盆部撞击,在生活中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外伤和事故。
注意自己是否有髂内动脉受损症状,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并经常自测血压,有异常及时就医。
髂内动脉为人体重要的盆部动脉,当出现相关疾病时,形态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髂内动脉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髂内动脉和不健康髂内动脉的区别。
正常的髂内动脉为一短干,长约4cm,管壁光滑柔软,管腔清晰,管径无局限性狭窄或扩张,无斑块或血栓栓塞。
粥样硬化是动脉疾病中常见类型,可发生在髂内动脉,病理表现为管壁内膜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沉积、钙化和中膜变性,管腔内附壁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狭窄、闭塞。超声可见髂内动脉内膜和中层增厚,突向腔内,钙化斑块表现强回声,纤维斑块常呈中等回声,附壁血栓呈低回声,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流形态不规则、变细,狭窄后有五彩镶嵌样湍流信号,动脉完全闭塞时则无血流显示。
可见动脉管壁出现屈曲凸起的瘤体,多导致管腔局部异常扩张、管径增大,管壁变薄,常可有血栓存在,可为囊状、梭形、蜿蜒性动脉瘤等,瘤体可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破裂。
髂内动脉可发生炎症病变,如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动脉炎、感染性动脉炎等,急性期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和多种炎症细胞浸润,若不经处理可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者正常血管壁结构被完全破坏,形成动脉瘤,并发血栓形成。
是指髂内动脉腔被进入血管内的栓子,如血栓、空气脂肪及其他异物等堵塞,造成血流阻塞,引起急性缺血,早期会出现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
多由骨盆骨折导致,可见髂内动脉血管壁破裂,出现盆腔内或腹膜外广泛出血,或有大面积渗血。
髂内动脉受损后,多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出血、压迫症状等,具体如下:
髂内动脉主要分布于盆部,损伤后会导致下腹部疼痛。如骨盆骨折会因为血管破裂出血,而剧烈疼痛;髂内动脉炎会因血管壁大量炎性因子浸润,出现搏动性疼痛;髂内动脉瘤多为下腹部隐痛或无疼痛,瘤体破裂可引起剧痛。
髂内动脉外伤、瘤体破裂等都可出现盆腔部位出血。
主要见于髂内动脉瘤,压迫症状与邻近解剖结构相关,如压迫输尿管时出现血尿、输尿管扩张甚至肾盂肾炎;压迫直肠时出现排便性状改变、便秘;压迫腰骶神经时出现下肢乏力、麻木。
部分严重的髂内动脉炎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恶心、髋关节关节及肌肉疼痛、体重减轻等全身不适。
髂内动脉损伤若不及时修复,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髂内动脉栓塞可导致下肢缺血,引起下肢远端苍白、发凉。
髂内动脉受损多为出现破裂、炎症、管壁粥样硬化、动脉瘤等,影响髂内动脉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髂内动脉炎属血管炎疾病,其病因多与感染有关,如感染肝炎、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脓毒症时,细菌或病毒可经血液循环侵袭髂内动脉管壁引起炎症反应,从而致病。
髂内动脉可因为外伤或事故而直接出现管壁破裂,如骨盆骨折、刀刺伤、车祸、腹部钝性撞击等,另外因开展介入技术而行动脉穿刺、插管、动脉吻合口等,也可导致髂内动脉损伤。
暴饮暴食、经常进食油腻高脂食物、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肥胖与血脂过高,是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和闭塞的危险因素,属于诱因。脾气暴躁、经常情绪剧烈波动等会增加血管内血栓或斑块脱落的风险。吸烟、酗酒也是影响血管健康常见危险因素,会损害髂内动脉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
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可引起与大动脉炎类似的动脉壁损害,因此目前认为,雌激素水平高与髂内动脉异常有关。
髂内动脉损伤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多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另外,年龄增长也危险因素,可能和老化有关。
髂内动脉是否健康,日常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自测,如出现下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下腹部搏动性肿块,伴有不明原因的下肢麻木、乏力甚至活动受限,可能是髂内动脉瘤导致;若疼痛伴有全身发热、乏力等,可能是由于髂内动脉出现炎症导致;另外髂内动脉损伤还会导致远端血液输送异常,出现下肢皮肤发绀、苍白、皮温降低等表现,多和髂内动脉栓塞有关。出现上述异常和不适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后积极治疗。
髂内动脉疾病常用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通过听诊髂内动脉相关区域的的血管,看是否有血管杂音,以及明确动脉的搏动情况。触诊是否有盆部肿物、是否有压痛、是否有局部感觉麻木或减退等异常。此外对于血管破裂者还会进行皮温、语言、意识、运动功能等相关的检查,明确是否有休克。
血液检查可辅助血管疾病的诊断,如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多可发现血脂增高,髂内动脉炎症疾病患者多会出现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高,在疾病活动期可出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等。
有助于了解髂内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塞的原因,但缺乏特异性。
超声检查常作为各种血管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包括二维超声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多用于观察血管的走向形态结构,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动脉的血流情况和血管病变,是诊断髂内动脉狭窄、闭塞的筛选手段,可显示动脉横切面、血液流速等信息,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CT检查常作为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不仅可以观察到受累血管管壁和管腔情况,还能够观察到病变累及范围;MRI检查可以反映管壁是否存在活动炎症,且可观察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和结构,明确动脉血管壁内是否有血栓、斑块等异常。
属于有创检查,可显示髂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位置走行、形态及有否变异,也可发现血管炎症或动脉瘤样病变以及病变的所在部位、性质、范围、程度及流入道和流出道的通畅情况,有助于确定介入或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
病理活检是确诊血管炎的金标准。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素样坏死、肉芽肿形成、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等支持血管炎的诊断,然而由于血管炎的病理改变可呈节段性,因此组织活检未见到血管壁炎症亦不能排除血管炎的诊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