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普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肝肾隐窝是肝右叶与右肾之间一潜在的间隙
肝肾隐窝是仰卧位时上腹腔位置最深的部位
液体易潴留在肝肾隐窝,其本身无特殊生理功能
位置
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下方深部与右肾之间,仰卧位时,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上界是肝右叶的下面和胆囊,后界为右肾上腺、右肾和十二指肠降部,下界是横结肠、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系膜,上后界是右冠状韧带的后叶,左界是肝镰状韧带后下部。
肝肾隐窝由腹膜围成,是腹膜腔在右侧的一个较深隐窝,是肝右叶的脏面和右肾及结肠肝曲之间的位置。
肝肾隐窝在仰卧位时,是上腹膜腔的最低位,腹腔内的积液多聚于此,其余无确切的生理功能。
无特殊饮食禁忌,日常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即可,可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禁烟酒,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且促进肝肾隐窝周围血液循环,从而间接减少肝肾隐窝相关疾病的发生。
日常保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避免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情绪畅达平和。此外,要注意避免外伤,如车祸、撞伤、腹部刀刺伤等。
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一部分,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从肝肾隐窝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肝肾隐窝和不健康肝肾隐窝有哪些区别。
肝肾隐窝为肝右叶后缘与右肾前外侧缘之间的带状形隐窝,其大小和形状依据肝肾的位置及肝脏大小和形态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CT可见早期呈软组织样块影,脓肿形成期肿块内出现单房或多房低密度灶,其内有时可见小气泡影或气液平面。
分为肝源性肿块、肾源性肿块及肾上腺源性肿块。
肝源性肿块:可见肿块横断面最大径即中心位置多位于肝右叶轮廓外。常见疾病有肝右叶原发肝癌、肝平滑肌内瘤、肝囊肿和肝脓肿。
肾上腺源性肿块:肿块中心位置多位于肝右叶轮廓之内,可使肝肾隐窝发生形态变化。常见疾病有肾上腺囊肿、肾上腺良性肿瘤和肾上腺恶性肿瘤。肾上腺良性肿瘤轮廓光整,边界清楚,与肝肾交界面有秀亮包膜线影。右肾上腺巨大恶性肿瘤占据肝肾隐窝时,CT表现为肝右叶巨大占位征象,右肾上腺影不显示,门静脉右支血管受压推移,下腔静脉明显前移。
肾源性肿块:肿块中心位置多固定在肾周间隙,于肝右叶轮廓外。常见疾病有肾癌、肾炎性假瘤和肾囊肿。肾癌肿块自肾上极向外生长,造成“火山口样”肾实质破坏缺损区,肿块中心位于肝肾隐窝,肝右叶多有受压,下腔静脉向前内移位。
肝肾隐窝受损后,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反应和腹部症状,具体如下:
包括持续发热、倦怠乏力、全身衰弱、厌食消瘦、血象升高等。
可有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是因炎性渗出物的局部刺激所致。
肝肾隐窝的健康对每个人至关重要,肝肾隐窝异常常和感染和肿块等有关,影响肝肾隐窝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肝肾隐窝是仰卧位时上腹腔的最低点,因而是腹腔积液的优势聚集部位,也是脓肿的好发部位,常来源于腹膜腔感染的局限化。
肝肾隐窝异常多继发于急性腹膜炎、腹内脏器穿孔、炎症、肿瘤等病症。
肝肾隐窝没有明确的自测方法,如果发现有腹痛、发热、腹胀等症状长期存在,提示可能有肝肾隐窝炎症或积液,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肝肾隐窝疾病常用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肝肾隐窝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视诊和触诊,腹部视诊可以观察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以及腹壁其他情况等。触诊对腹部疾病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确定视诊所见,有些体征如腹膜剌激征、腹部肿块、脏器肿大等可靠触诊发现。
当肝肾隐窝受到某种伤害性刺激而发病时,其病理生理变化可导致血液中各种成分的相应改变,如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提示有感染发生。因此进行血常规可辅助诊断肝肾隐窝疾病。
X线平片能发现肝肾隐窝处的积液和较大的肿块。
超声检查除能够敏感地发现积液,还能显示腹膜增厚、结节及肿块,判断囊、实性,评估血流状况。
CT是肝肾隐窝疾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敏感发现积液和腹膜增厚及结节、肿块,并可清楚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检查还能进一步提高小病灶的检出,并有利于疾病的定性诊断。
MRI检查通常作为CT检查后的补充技术,其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有利于肝肾隐窝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