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颈夹肌在哪里?结构功能特点及影响是什么?检查自测方法

ID:135946 / 打印

所属科室: 普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颈夹肌位于颈部后外侧,属于背部深层肌肉

颈夹肌起到参与头颈部后仰、扭转等运动的作用

颈夹肌受损后可造成头颈部活动困难和脑缺血

位置

颈夹肌位于颈部后外侧,覆盖竖脊肌,是颈后及上背部深层肌肉,属于颈竖脊肌的一种,起于项韧带下部和上3位胸椎的棘突,止于上位颈椎横突,深面有枕动脉通行。

颈夹肌为颈后及躯干上部的骨骼肌,属于长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为肌性部分,柔软有收缩能力,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肌细胞呈细长纤维形,又称为肌纤维。有致密结缔组织包裹在整块肌肉外面形成肌外膜,肌外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肌肉内,分隔包裹形成肌束。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强韧而无收缩功能,其抗张强度为肌腹的100多倍,颈夹肌借肌腱附着于胸椎和颈椎。

颈夹肌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头颈部活动,两侧颈夹肌与其他颈竖脊肌一同收缩,可使寰枕关节和颈椎后伸完成仰头动作,一侧收缩可使颈椎侧屈,使头部偏转。

颈夹肌的健康无特殊饮食养护需求,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即可,可以多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肌肉所需营养,如鸡胸肉、猪瘦肉、鸡蛋、豆腐等,避免进食含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并避免摄食过量引起肥胖,使颈夹肌负担过重。

维持颈夹肌的健康除适当开展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外,还可以每日进行针对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如可由他人协助或头带弹力带,进行颈部前伸后仰的抗阻活动,也可双手抱头、展肩,手向前推,颈头部向后抵抗双手力量,可以锻炼颈夹肌的力量。还可多进行颈部环转与拉伸,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引起头晕和拉伤。颈部活动后要对颈部进行轻柔按揉,放松局部肌肉。

颈夹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充分休息、注意体态等,对颈夹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充分休息

需充分休息,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晚间保证充分睡眠,睡眠时颈部需有充分支撑物,不要使颈部悬空。

注意体态

如果长期保持头部的直立和参与低头、仰头、转头等动作,容易出现过度疲劳,使颈夹肌被迫缩短或拉长,长时间会损害颈夹肌健康,故生活中注意不要经常低头仰头或歪头,不管坐位还是站位,都尽量保持肩背部平整,挺胸抬头、收下颌,并适当活动。

颈夹肌为人体重要的参与头颈部运动的器官,当出现颈夹肌疾病时,其形态、质地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颈夹肌和不健康颈夹肌的区别。

颈夹肌形态

1、正常颈夹肌

颈夹肌正常形态为纤细的条带形,肌腱部分色白强韧,肌腹部分色红柔软,肌原纤维可在光镜下观察到明暗交替的横纹。

2、异常颈夹肌

颈夹肌急性损伤

多由外伤或急性扭转导致,由于颈夹肌为较深处肌群,外伤时多伴血管、皮肤等软组织损伤,可出现大出血,也可能损及神经。若为急性扭转,颈夹肌可因受过大牵拉力出现肌肉撕裂、局部炎症因子浸润。

颈夹肌炎症疾病

颈夹肌可由于经常或长期仰头、转头等出现慢性劳损性炎症,可见肌肉小范围撕裂及局部炎症因子浸润。也可由全身横纹肌弥漫性炎性病变累及至颈夹肌,分为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肌组织活检可见肌纤维大小不一、肌细胞坏死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属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一种,可累及颈夹肌,多可见肌张力下降、肌腱反射减弱、肌假性肥大,多在新生儿或乳儿期发病,颈夹肌受损可导致患儿颈无力。

神经传导性肌肉疾病

如脊髓灰质炎、脑瘫、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等皆可累及颈夹肌,可由于支配头颈部运动的神经受损,或信号传递通路受阻而使颈部肌肉接收不到活动信号,初期肌肉本身无特殊病变,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肌肉萎缩和痉挛,从而出现头颈部畸形。

颈夹肌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出血、脑部缺血症状、畸形等,具体如下:

疼痛

颈夹肌多可因外伤导致局部软组织破裂损伤而出现疼痛,肌炎也可出现肌肉的自发性疼痛或压痛。

出血

颈夹肌为位于较深部的肌层,受外伤多可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创口有血液流出,若伤及颈夹肌深部的枕动脉,还可能出现大量出血,较严重时还会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和末梢血管充盈不良等。

脑部缺血症状

颈夹肌损伤若伴有枕动脉损伤,可导致脑部缺血,出现头晕、乏力、神志改变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畸形

多见于肌营养不良、神经传导性肌肉疾病中,由于肌肉长时间无力及张力下降,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进而导致颈部出现歪头、头过伸或前倾等畸形。

活动障碍或瘫痪

颈夹肌损伤多可由于疼痛、肌力减退等导致颈部活动障碍,肌营养不良可在婴幼儿时期发现患儿颈无力、转头、仰头困难等,神经传导性肌肉疾病还可出现其他部位如四肢、眼睑、呼吸肌等的无力或活动障碍,甚至出现严重瘫痪。

全身症状

颈夹肌出现创伤有伤口感染时及患肌肉炎症疾病时,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气虚、发热、盗汗等全身不适。

颈夹肌受损多为创伤、肌炎、肌营养不良、神经传导性肌肉疾病等,影响颈夹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外伤及活动因素

颈夹肌受损可由外伤导致,如刃器伤、火器伤、钝器撞击等都可导致颈夹肌出现创伤,另外若活动时颈部急性扭转,也可导致颈夹肌一侧强烈收缩或被过度拉伸而受损。长时间盯着电脑、低头或仰头作业等,会使颈夹肌僵硬,易出现劳损。

感染因素

颈夹肌疾病可与感染因素有关,如创伤后未对伤口及时清创或受其护理不当,有污染物污染伤口,细菌侵袭可导致创口发炎,进一步导致颈夹肌受损。脊柱灰质炎疾病多与病毒感染导致脊髓神经受损,进而使颈夹肌间接受损。

先天性及遗传因素

颈夹肌相关疾病可能与先天性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如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为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有家族聚集案例现象出现。脑瘫等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可能是胎儿在母体中时,孕母受不良刺激,导致患儿发育异常,出现颈夹肌先天病变。

颈夹肌是否健康,日常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自测。如果出现颈背部疼痛、出血、头颈后仰、转头困难并有明确外伤或劳损史,可能是由于外伤或劳损导致颈夹肌受损造成;若无受伤史,除疼痛还有肌力减退,并有其他部位如肢体、眼睑等的无力或活动障碍,可能是颈夹肌受损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导致;若局部疼痛,伴有全身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警惕颈夹肌肌炎的发生。有异常和不适时需前往医院配合医师进一步检查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和治疗。

颈夹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四类。

体格检查

颈夹肌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视诊、触诊、活动及肌力测定。通过视诊观察是否有头颈部及其他部位畸形、是否有呼吸困难、皮肤是否有颜色、形态等的异常病变,还需观察是否有外伤,并评估伤口范围、深度、大小、污染情况等。通过触诊评估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肌紧张、压痛等。还需嘱患者活动,观察其活动状态,观察仰头、转头等动作是否出现困难,并与患者头部后仰动作做对抗,检测颈夹肌的肌力情况。

实验室检查

颈夹肌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液检查,可辅助颈夹肌创伤、炎症等疾病的诊断,如红细胞较少、血小板计数升高、血细胞比容等可辅助判断创伤失血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等可提示是否出现感染。血清中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γ-球蛋白等测定可辅助诊断肌炎。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对骨骼结构改变及软组织钙化的显示较好,多用于检查受创伤后颈椎或胸椎的结构、位置及正常运动是否发生改变。

CT及MRI

CT及MRI可观察到更清晰的解剖关系,空间分辨率高,对细微的组织损伤、破坏、钙化等显示均优于X线,可以很好的显示中枢神经、肌肉、肌腱等的病理变化,其中MRI还可对椎管损伤、血肿等进行更敏感的检测,对颈夹肌创伤、炎症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可动态观察肌肉、韧带等的活动变化,且成像简单,属无创操作,在肌肉疾病的检查中应用广泛,彩超还可提供病变区域血流供应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对肌肉炎症、创伤等疾病都有辅助诊断意义。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主要为肌电图检查,是诊断肌肉疾病较客观、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之一,一般需在静息状态下测定,并将颈夹肌功能状态和活动信号通过电位变化图显现出来,可判断是否存在周围神经损伤,区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受损,对颈夹肌炎、重症肌无力等都有重要诊断价值,还可判断损伤程度。

标签: 器官详解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4-12-06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