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拇长屈肌是前臂肌前群第三层的两块肌肉之一
拇长屈肌具有屈曲拇指、协助屈腕的功能
拇长屈肌对完成手的精细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位置
拇长屈肌是前臂位置较深的一块肌肉,位于桡侧,起自桡骨上端前面及附近的骨间膜,肌下行移行为腱,经腕管入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掌面。
拇长屈肌主要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为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有收缩能力。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强韧而无收缩功能,其抗张强度为肌腹的100多倍。拇长屈肌借肌腱附着于指骨、桡骨。
拇长屈肌可以屈曲拇指、协助屈腕,对完成手的精细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拇长屈肌的主要功能是屈曲拇指。因为拇长屈肌延伸至拇指远节指骨,因此可作用于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拇长屈肌收缩可使拇指弯曲,当拇指和其他手指同时屈曲可以握拳或抓住物体,此功能可用来做抓握活动,如抓握网球拍或棒球棒等。
因为拇长屈肌起自桡骨上端附近,并可以延伸至拇指远节指骨,因此也可作用于腕掌关节,收缩时均可作用于腕部,协助屈腕。
拇长屈肌的饮食养护除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外,还应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或三餐定时定量,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脂肪过度囤积在体内,另外健康成年人会随年龄增高,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拇长屈肌等实体组织逐渐减少,脂肪组织增多,易引发肌肉损伤,因此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增长。
拇长屈肌的运动养护也较为重要,可以适当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如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握、抓,以及屈腕等动作的运动,不但可以使肌肉纤维变粗,增加肌肉活动耐力和灵活性,还能最大程度的锻炼拇长屈肌功能。
拇长屈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外伤等,对拇长屈肌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应学会劳逸结合,尽量避免长时间屈伸拇指,如长时间玩手机、弹奏乐器、打字等,建议在工作一段后,适当按摩手臂和手部肌肉,放松肌肉,避免出现肌肉慢性损伤。
生活中,还应注意安全,接触锋利物品前,应做好手部防护措施,避免铁片、碎玻璃等锐器引起拇长屈肌损伤。
拇长屈肌是人体前臂的重要肌肉,具有屈曲拇指,以及协助屈腕的作用,当出现拇长屈肌疾病时,其形态、质地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拇长屈肌和不健康拇长屈肌的区别。
拇长屈肌为一条粗细不均匀的长条形肌肉,其肌纤维,色红而柔软,肌腱为白色,且较为强韧。
与肌腱和腱鞘之间过度摩擦有关。这种机械性刺激可使腱鞘在早期发生出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反复创伤或慢性迁延后则发生慢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粘连等病理变化,腱鞘的厚度可由正常时的1mm以内增厚至2-3mm,由于腱鞘增厚致使腱鞘狭窄,腱鞘与肌腱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肌腱也发生变性。
可见于拇长屈肌肌腱,检查可发现0.5-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扪之如硬橡皮样实质性感觉,如囊肿较小者,略可推动;囊肿较大者,则不易推动。
拇长屈肌的起止点,即桡骨中1/3及拇指远节指骨底可触及压痛及条索状肌硬结。
拇长屈肌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弹响指以及其他症状,具体如下:
拇长屈肌腱鞘炎者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感。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拇长屈肌损伤者,可在该肌肉的起止点出现压痛感。
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少数患指屈伸活动时有捻发音。
在拇长屈肌腱鞘炎晚期,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会出现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的症状,并且酸痛难忍,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机样的动作及弹响,因此也有“扳机指”或“弹响指”之称。
拇长伸肌腱鞘炎在远侧掌横纹处有时可触及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屈伸患指该结节随屈肌腱上下移动,或出现弹拨现象;腱鞘囊肿者检查可发现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拇长屈肌损伤可触及条索状肌硬结。
拇长屈肌受损与拇长屈肌腱鞘炎等疾病有关,而影响拇长屈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肌腱血液供应不良和反复遭受轻微外伤常导致疲劳性损伤,以及反复外伤、劳损、过劳运动等,例如手指长期快速活动,如织毛衣、管弦乐的练习或演奏等;手指长期用力活动,如洗衣、书写文稿、打字机、电脑操作等慢性劳损,都是发生拇长屈肌腱鞘炎的主要病因。
当拇指受到刀刃、玻璃片、铁片等锐器损伤时,也会造成拇长屈肌的直接损伤。
本身有先天性肌腱异常、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淀粉样变性、血胆固醇升高,以及产后、病后虚弱无力等同样也能累及拇长屈肌腱鞘。
拇长屈肌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手臂、手掌症状,以及拇指症状自测,具体如下:
若在手臂触摸到条索状的肌硬结,且有拧扭物品导致扭伤的病史,可能是存在拇长屈肌慢性损伤;若手掌处有可随着屈伸拇指活动的豌豆大小的结节,提示患有拇长伸肌腱鞘炎。
若出现晨起后难以屈伸拇指,缓慢活动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屈伸,提示可能患有拇长屈肌腱鞘炎,应及时去手外科就诊。
若拇指、手腕受到锐器损伤后出现拇指指骨间关节不能正常活动,拇指畸形,则说明外伤可能导致拇长屈肌受损,应及时就诊处理。
拇长屈肌疾病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
视诊和触诊观察患者有无手指畸形、肿块等情况,若有肿块,则通过触诊检查其质地,若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则可能是腱鞘囊肿;另外还应检查掌指关节屈曲,以及拇长屈肌起止处是否存在压痛感。
屈曲拇指时于拇指近节掌侧触及肌腱活动,肌力为1级;有一定的拇屈曲动作,肌力为2级;手心向上,固定拇指近节,屈指间关节,阻力加于拇指远节指腹,依据拇指的活动情况,将肌力依次分为3-5级。
初步观察拇长屈肌的损伤程度,对于开放性外伤,还可观察是否存在异物,并排除是否伴有骨折、邻近关节异常等情况。
可检查拇长屈肌以及周围的质地、形态,检查有无肌肉纤维和肌腱的断裂,并判断损伤程度。
可明确腱鞘及拇长屈肌肌腱的形态,协助诊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