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普外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网膜位于腹膜腔,是双层腹膜皱襞结构
网膜包括小网膜和大网膜
网膜生理作用是连接腹腔内脏器、防止炎症蔓延,还具有防御功能
位置
网膜位于腹膜腔,是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包括小网膜和大网膜。
小网膜由肝门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
大网膜有四层,连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覆盖于空、回肠和横结肠的前方,前两层由胃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前、后两层腹膜向下延伸面形成,降至脐平面稍下方,前两层向后返折向上,形成大网膜的后两层,连于横结肠并叠合成横结肠系膜,贴于腹后壁。
网膜是双层腹膜皱襞,两层间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包括小网膜和大网膜。
小网膜为双层腹膜结构,由肝门连于胃小弯的部分为肝胃韧带,肝门连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内有位于右前方的胆总管、左前方肝固有动脉及两者之间后方的肝门静脉,右侧为游离缘,后方为网膜孔。
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构成,成人大网膜前两侧和后两层通常愈合,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是网膜囊的下部,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前两层形成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内含有血管、脂肪和巨噬细胞。
网膜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连接腹腔内脏器、防止炎症蔓延,还具有防御功能。
小网膜、大网膜与十二指肠、横结肠、空肠、回肠、肝、胃等器官相连,在腹腔内可以起到连接腹腔内脏器的作用。
大网膜富含血供,具有很大活动性,当腹膜腔内有炎症时,如阑尾炎,大网膜可移动到病灶部位,迅速包围病灶以防止炎症扩散蔓延,有修复病变和损伤作用,故有腹腔卫士之称。
大网膜内含有血管、脂肪和巨噬细胞,其中巨噬细胞有重要的防御功能,能在病原菌侵袭和有感染炎症反应时,吞噬病菌,对机体进行保护。
维护网膜的健康,需进行饮食调护,日常生活中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大量辛辣食物,防止胃肠道及胰腺等腹腔内消化器官受损,间接威胁到网膜健康。另外需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苹果等,增强营养,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网膜受病菌侵袭。还需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排便,避免便秘及腹压过大,使网膜出现疝。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有利于毒素顺利排出体外,对预防腹腔内脏器及组织疾病的发生有益,故日常生活中建议积极运动,每周进行至少三次有氧运动,可采取快走、慢跑、体操等,活动时以全身微微出汗、活动后周身舒畅为宜,若活动中出现腹部疼痛,及时休息,避免运动过度。
网膜的日常养护主要是注意保护腹部,具体如下:
天气寒凉时注意腹部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空调直吹腹部。
外出时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撞击、摔伤等,以免造成网膜及腹腔脏器损伤。
如腹部出现伤口,需及时清创处理,并保持腹部创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受污染。
网膜具有连接腹腔内脏器、防止炎症蔓延等功能,当出现网膜疾病时,其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网膜和不健康网膜的区别。
网膜形似围裙,小网膜的右缘游离,后方有网膜孔,经此孔可进入网膜囊。大网膜的长度因人而异,活体上大网膜的下垂部分常可移动位置,小儿的大网膜较短,一般在脐平面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大网膜前两层和后两层常粘连融合,致使其间的网膜囊下部消失。
若腹部受外伤或经历外科手术,使腹部皮肤破损,出现裂口,网膜可从腹膜腔内由腹部裂口脱出体外,多会伴有肠管脱出,可导致肠管嵌顿、梗阻。
多由于大网膜形态异常或有局部病灶如肿物、炎症等导致大网膜出现粘连和扭转。
网膜可出现腹外疝和腹内疝,与网膜相关的腹内疝多为网膜孔疝,可表现为脏器或组织进入网膜孔内的腹膜腔,腹外疝可表现为大网膜进入壁腹膜的薄弱处,如腹股沟、股管,使腹壁向外突出。
小儿的大网膜较短,一般在脐平面以上,因此当阑尾炎或其他下腹部炎症时,病灶区不易被大网膜包裹而局限化,常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成人若出现严重的腹腔内脏器感染也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可波及大网膜使大网膜受损,可见腹腔及腹膜有弥漫性炎症因子浸润,腹膜充血、水肿,释放大量渗出液,可有细胞坏死及出血,网膜可出现粘连。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可使大网膜及肠系膜等出现散在混浊的黄白色斑点或小灶状脂肪坏死,胰腺组织可有肉眼可见的肿大,胰腺原有的分叶结构模糊消失,有大片细胞凝固性坏死及大量出血。
网膜可出现良性肿瘤也可出现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大网膜。良性肿瘤主要为平滑肌肉瘤,病理可见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核分裂现象。原发性恶性肿瘤较少出现,多为腹腔恶性肿瘤种植到大网膜,如胃癌、大肠癌、卵巢癌种植扩散到大网膜,癌肿呈弥漫性浸润,常有多处转移。
网膜受损后,多表现为腹痛、肿块、恶心、呕吐及全身症状等,具体如下:
网膜处于腹腔中,当网膜受损,多会导致腹部疼痛。如网膜疝可出现局部较轻微的疼痛,若还伴有肠道疝出,可能会有剧烈绞窄性疼痛;累及网膜的腹腔内脏器炎症病变可出现剧烈疼痛,常难以忍受,呈持续性,深呼吸、咳嗽及转动身体时可加剧,疼痛可从原发病变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而延及全腹。
大多见于网膜疝及肿瘤疾病中,如大网膜腹外疝常会在体表触及半圆形突起,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不能完全消失,肿块坚韧,叩之呈浊音,回纳缓慢。
网膜受损多伴有腹膜受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
多见于累及网膜的腹腔炎症疾病出现扩散时,可出现体温逐渐升高,脉搏逐渐加快,呼吸浅快、大汗、口干、面色苍白、虚弱、皮肤干燥、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感染中毒症状。
网膜受损后可引起网膜脱出、网膜疝、炎症病变、肿瘤等疾病,而影响网膜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腹部可遭受到外力创伤导致网膜受损,多为开放性创伤,可由意外暴力导致,也可由手术操作、穿刺治疗等导致。
感染因素可导致网膜受损,多见于在累及网膜的腹腔炎症疾病中,如腹腔外伤、脏器穿孔等会导致创伤部直接受病原菌侵袭而出现感染病变,以大肠埃希菌多见,一般为混合性感染,腹膜部也可无原发病灶,但若肺部感染、生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可通过血行播散、直接扩散等使腹腔出现炎症,可累及网膜。
某些疾病因素可导致网膜易受损害,如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猩红热或营养不良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肠壁的通透性会增加,肠腔内的细菌会透过肠壁,进入腹膜腔,使腹腔出现感染,可累及网膜。
由于网膜在人体内部,不能直接观察到其异常变化,网膜是否健康,日常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自测。如果出现腹部疼痛、腹内容物脱出,有外部创口,需注意可能有网膜脱出;如果出现腹部有向外膨隆的突起,可能伴有便秘和轻微疼痛或绞榨性剧烈疼痛,可能是出现了网膜疝;若腹部剧烈疼痛,伴有高热、乏力、气虚、大汗、口干等全身症状,可能是出现了急性腹腔炎症病变;若腹部有不明肿物,伴有低热、乏力、消瘦等症状,需警惕网膜肿瘤的出现。发现异常不适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治疗。
网膜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
通过视诊可观察腹部是否有创口,并评估创口大小、范围、深度、污染情况、出血情况,是否有腹腔内容物脱出,是否有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等,还需观察是否有皮肤颜色改变、神志改变、呼吸急促、大汗等症状。
通过触诊可确定网膜受损后腹部疼痛的位置和范围,是否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还可触及皮肤温度、弹性等是否有异常,并对腹部突起肿物进行触摸,评估其是否可推动、软硬如何、是否可回纳腹腔等。
通过叩诊及听诊检查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腹腔内是否有移动性浊音。
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及血清淀粉酶测定,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提示是否有感染,血红蛋白数目及红细胞比容可判断网膜损伤时内部出血情况,血清淀粉酶的数值可帮助判断在网膜病变时是否伴随胃或胰腺部位的损伤。
网膜损伤多会刺激腹壁,腹腔有大量渗出物,需进行腹腔穿刺,抽取腹腔渗出液,抽出液可为透明、浑浊、脓性、血性、含食物残渣或粪便,可用抽出液制备玻片进行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可提示出血及程度,若有较多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提示感染及炎症的发生,对渗出液进行培养还可发现病原菌类型。怀疑癌性腹水时,可以对抽出液离心后的脱落细胞进行肿瘤细胞筛查。
X线检查可观察网膜正常位置和结构是否发生变化,腹腔内是否存在气体、液体,有助于辅助诊断网膜疝、腹膜炎、肿瘤等疾病。
CT、核磁共振对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的诊断帮助较大,并有助于确定腹腔内液体量,准确率较高,还可检查网膜的完整性、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帮助确诊胰腺损伤、腹膜炎、肿瘤、网膜疝等疾病。
能够明确网膜周围的血流是否正常,有助于判断网膜是否存在异常改变。超声检查还可显出腹腔内有不等量的液体,还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穿刺抽液或腹腔灌洗来帮助诊断。
若腹腔内有肿瘤时,需进行病理活检,可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和生长情况采取切取活检或切除活检,可确定肿瘤性质和分期,以指导后续用药和治疗。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