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所属科室: 骨科
概述
结构
功能
饮食养护
运动养护
日常养护
健康表现
异常症状
影响因素
自测方法
常用检查
胫骨前肌是小腿的表浅肌
胫骨前肌可以背屈、内翻、内收踝关节
胫骨前肌有助于支撑足内侧弓
位置
胫骨前肌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前面,起自胫骨外侧髁和胫骨近侧半及小腿骨间膜,肌腱向下经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止于内侧楔骨跖面和第1跖骨底。
胫骨前肌是小腿肌的前群,受腓深神经支配,主要由骨骼肌纤维构成。胫骨前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为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即肌细胞组成,有收缩能力。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强韧而无收缩功能,其抗张强度为肌腹的100多倍。
胫骨前肌可以背屈、内翻、内收踝关节,还有助于支撑足内侧弓。
胫骨前肌与(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协同作用,使踝关节向足背侧屈曲。如果足离地,胫骨前肌将足远端上拉,起到背屈踝关节的功能。这一功能使足趾在步态摆动期不与地面接触。保持背屈位也可以使足跟先着地,保证在足跟着向站立期转换时,也能保持最佳的减震体位。另外足部固定或站立时,胫骨前肌会将小腿拉向足前,也称背屈踝关节。
胫骨前肌和(足母)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共同起作用,可以使足内翻;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参与内收踝关节。
胫骨前肌还有助于支撑足内侧弓。胫骨前肌腱在足背部横过伸肌支持带下方,然后向前绕过内踝附着于内侧楔骨跖面和第1跖骨底。肌腱走行角度使胫骨前肌起着抬高足内侧弓的杠杆作用,并限制或控制旋前。足旋前和旋后过程中,胫骨前肌与胫骨后肌协同作用,维持足弓高度和拮抗腓骨长肌。
胫骨前肌的饮食养护首先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做到少食多餐或三餐定时定量,平常做到荤素搭配,同时想要养护胫骨前肌,应该合理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如鸡蛋、牛肉、鱼、虾、豆制品、奶制品、鸡胸肉等;另外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花菜、菠菜、牛油果、樱桃,以及核桃,杏仁等坚果。
胫骨前肌的运动养护,可以适当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提高肌肉功能,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在家中可以用一条腿站立,并向后弯曲起另一条腿,坚持一分钟左右,然后改换另一条腿做同样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平衡感并增强胫骨前肌及踝关节的功能。
胫骨前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避免外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等。
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因暴力出现腿部外伤,引起胫骨前肌的直接损伤。
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过久,以免引起胫骨前肌等腿部肌肉损伤,久坐或久站后,建议及时改变体位,也可以适当按摩腿部肌肉,帮助腿部肌肉放松。
注意自己是否有胫骨前肌损伤的症状,成年人建议每年定期做相关检查。
胫骨前肌为小腿肌肉的前群,具有辅助踝关节活动,支撑足内侧弓的功能,当出现胫骨前肌疾病时,其形态会发生变化。接下来以常见疾病为例,从胫骨前肌的形态方面对比一下健康胫骨前肌和不健康胫骨前肌的区别。
胫骨前肌是小腿前面一块体积较大的表浅肌,为长条形,在体表可以触及,其肌纤维,色红而柔软,肌腱为白色,且较为强韧。
由于反复受累,酸性物质在胫骨前肌的肌组织内积累过多,不易完全消除,对肌肉组织形成刺激,导致肌组织变性,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增生粘连,难以自行逆转,局部有明显触痛,病史久者还可在皮肤表面触及质硬条索。
胫骨前肌的肌腱损伤较少见,多见于45岁以上人群,且男性多见。肌腱损伤后,可表现为踝关节背伸力量明显减弱,局部疼痛明显,失去正常胫骨前肌肌腱的外形,行走时步态不协调或异常,陈旧性损伤者可仅有触地无力和关节僵硬,体格检查可发现肌腱断裂。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胫骨前肌群缺血性障碍而引起的症候群,大部分患者都有剧烈运动史或者外伤史,常出现疼痛症状,检查可见局部皮肤肿胀、有压痛,胫骨前肌等前群肌变硬,伴有关节活动受限。
多与外伤、压迫等原因有关,因为腓总神经可以支配胫骨前肌,所以其麻痹会导致胫骨前肌瘫痪,失去弹性,还可能会导致出现马蹄足等足部异常形态。
胫骨前肌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踝关节活动受限,或伴有其他症状,具体如下:
多有小腿前外侧部肌肉以及脚趾肌肉疼痛,一般为急性损伤的疼痛较为明显,严重时夜间会因疼痛而不能入睡,慢性损伤的局部疼痛通常不明显,常因疼痛导致行走时步态不协调或异常。
胫骨前肌可以控制踝关节的部分运动,所以受损后,踝关节背伸、内翻的力量会明显减弱,可能出现关节僵硬、背屈不能,以及步态异常。足跟触地时,可能有轻度拍打地面的现象,还会有足触地时无力,或表现为在不平坦路面上行走困难的情况。
长期慢性的胫骨前肌损伤,皮肤表面还会触及质硬条索;胫骨前肌综合征者还会伴有小腿前外侧肿胀,皮肤潮红,局部皮温增高的症状;腓总神经麻痹还会有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部感觉障碍。
胫骨前肌受损后可引起胫骨前肌损伤、胫骨前肌综合征等疾病,而影响胫骨前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长时间运动或者急行军后容易导致产生肌纤维撕裂伤,引起胫骨前肌损伤,若未及时处理,或者损伤较重,引起肌肉充血、水肿,甚至造成筋膜间室内压力升高,还会诱发胫骨前肌综合征。
包括血管损伤、血管疾病和血管血栓等,会导致胫骨前肌内必要的血流量补给不足,导致缺血性改变。血流量不足的原因与胫前动脉缺乏吻合支有关。解剖型系有明确的血管闭塞引起胫骨前肌群功能障碍,可能与该部解剖上的特异性,静脉瘀血发生的血栓形成和反射性血管痉挛及乳酸蓄积等代谢障碍,引起肌肉组织肿胀有关。
创伤及其他外部暴力直接作用在胫骨前肌,如撞击等,也会引起胫骨前肌受损。
胫骨前肌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全身症状自测。若在剧烈运动和外伤后,突然发生小腿前外侧部肌肉疼痛,由钝疼变为剧疼,在活动均疼痛加重,则可能是胫骨前肌综合征;若局部疼痛明显,行走时自己的步态不协调或明显异常,可能是肌腱受损;若有小腿疼痛,伴有轻度肿胀、皮温偏高,有明显触痛寿命可能是出现了胫骨前肌损伤。
胫骨前肌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检查几类。
观察步行的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关节姿态,以及患者神态与表情,判断胫骨前肌正常与否,还需观察足部是否有明显畸形。
检查小腿是否存在压痛、触痛,胫骨前肌是否有质硬条索,以及胫骨前肌弹性、硬度是否正常。
根据患者情况,取仰卧或者坐位,观察其踝背屈、足内翻时,肌肉的情况,将胫骨前肌的肌力分为1-5级。
可以采取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检测踝关节与足的活动范围,踝关节背伸、跖屈,以及跟距关节、附骨间关节、跖趾关节等是否存在活动受限。
主要是胫骨前肌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可有白细胞轻微增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增高。
初步观察有无胫骨前肌损伤,排除是否伴有骨折。
可检查胫骨前肌的质地、形态,检查有无肌肉纤维和肌腱的断裂,判断损伤程度。
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进行肌电图,可以在胫骨前肌处于安静或收缩状态下,检测其随意运动功能。
怀疑为腓总神经麻痹时,可进行此检查诊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