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牡蛎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ID:14556 / 打印

本文目录

1 【牡蛎散组成】2 【牡蛎散方歌】3 【牡蛎散方解】4 【牡蛎散主治】5 【牡蛎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牡蛎散的论述7.1 适应病证7.2 功用7.3 方解7.4 运用7.4.1 辨证要点7.4.2 随证加减7.5 牡蛎散和玉屏风散比较【牡蛎散组成】

炙黄芪30g 麻黄根9g 煅牡蛎(先)30g 小麦15g

【牡蛎散方歌】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牡蛎散方解】

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泄,故常自汗出;夜属阴,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加之汗出过多,心阴不足而阳不潜藏,故汗出夜卧更甚;汗出过多,不但心阴受损,亦使心气耗伤,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君臣相配,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合而成方,补敛并用,兼潜心阳,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可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运用
本方为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所致自汗、盗汗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气虚明显者,可加人参、白术以益气;偏于阴虚者,可加生地、白芍以养阴。自汗应重用黄芪以固表,盗汗可再加豆衣、糯稻根以止汗,疗效更佳。
禁忌
若为阴虚火旺所致之盗汗,或大汗淋漓不止属于阳虚欲脱者,不宜使用本方。

【牡蛎散主治】

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牡蛎散医案】

王某,女,5岁,2004年7月6日就诊。患儿不明原因出汗3月余,不分昼夜,活动与进食后加重,头发、衣服、被褥经常湿透,实验室及诊断仪器检查均正常。伴有汗出怕风,易感冒咳嗽,体倦乏力,脉细弱,苔薄白。治宜补益肺气,固表止汗,拟牡蛎散合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党参9g,山药9g,煅牡蛎15g,麻黄根10g,浮小麦15g,大枣15g,五味子6g。水煎服,连服15剂,汗出明显减少。又嘱浮小麦30,麻黄根10,煎水代茶,2月余愈。 (摘自《河南中医》)

【医案分析】

患儿自汗“活动与进食后加重”,且“汗出怕风,易感冒咳嗽,体倦乏力,脉细弱”,这是极为典型的气虚自汗证。既可用补益剂中的玉屏风散,又可用本章的牡蛎散。但患儿“头发、衣服、被褥经常湿透”,标急者当暂以治标为主,应先用牡蛎散,调理善后时再考虑玉屏风散(气虚易感和气虚自汗)。作者将二方结合,补气药还另增党参、山药、大枣,敛汗药也增加浮小麦、五味子,治标与治本之力均强,药量上约取成人2/3量,患儿应能接受。15 剂而大为见效,虚证难补,效果不算太慢。但对于一虚性出汗,调理善后却只用麻黄根、浮小麦,基本上纯粹是治标,却是不可取的,后期调理应以扶正、治本为宜。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牡蛎散的论述

牡蛎散 一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固表止汗以牡蛎散作为代表。

适应病证

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所致的自汗,盗汗等。

体虚气虚自汗自汗日出,短气烦倦阴虚盗汗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悌,舌淡红,脉细弱。

牡蛎散在治疗汗出,固表止汗方面很有代表性。它既可以用于自汗,又可以用于盗汗。所以学习牡蛎散,对它的形成这种机理的病理过程是重点之一。这是很重要的,才能体会它的用药。

牡蛎散证它首先一个前提,往往自汗日久,体虚初期可以是气虚自汗。但用到牡蛎散,首先一个前提它强调自汗日久。从短气烦倦,这是比较精练的,一方面病机反应出气虚,短气,容易倦怠乏力。而且自汗日久这是反映出,白天,醒了出汗是自汗特点。阴虚盗汗,汗出夜卧尤甚,本来有自汗,又有盗汗因素,到晚上当然出汗就加重。心悸惊悌是一种心阴不足以后,心阳失去潜藏,心阴不足,阴不能涵阳,心阳偏亢。舌淡红,脉细弱,这个反映有气虚加阴血不足,我们这是把这个自汗、盗汗分解开来,根据主治分解开来看这个症状。但这个病机呢,它是一种整体的,彼此影响的,怎么造成的过程呢?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内在的一个病理机转。

气虚表卫不固→自汗日久→心阴耗伤,心气受损→心阳失潜→阳不敛阴→盗汗。

汗为心之液。心阴耗伤,心气受损,从这一点来说,它加重气虚。同时阴不足阳亢,那心阳偏亢,心阳失潜,使阴阳两者维系的这个平衡关系进一步打破。阳不敛阴,偏亢,造成盗汗。这个时候是由于阴不足而阳偏亢,,导致的汗出。这类汗出往往偏于晚上出,睡了出。这是盗汗。

盗汗发生,后面还可以继续,自汗日久又引起兼有盗汗因素。这样加重汗出,白天就有汗出。入夜尤甚。到晚上因为又加盗汗因素,加重汗出。耗气,心气耗散随着这种加重的汗出。随着汗出,心阴受损。又会造成进一步的恶性循环。所以实际上,自汗日久是个很关键的,牡蛎散在临床使用的时候,首先它不是说有自汗或者盗汗,时间较短,是较长。它这个病机有个气虚表虚不固的自汗,和阴虚阳失潜藏偏亢的盗汗的病机,可以同时出现。所以首先病理机制要了解,因为从主治来看,它自汗和盗汗。本科同学初学的时候,因为学《诊断学》时,把自汗盗汗分得非常清楚,内在一个相互影响,气虚到阴虚,相互影响的继发过程。这个光从主治几句话没反映出来,所以实际上这里头有这种自汗日久以后,气虚引起阴不足,心阳失潜,再继发了盗汗,以后可以恶性循环,加重。这是牡蛎散的病机过程。

功用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解

治疗汗出就要固表,益气固表针对了气虚不能卫外固摄,心阴不足,心阳失潜呢,心阳偏亢,我们要益阴潜阳,还继续在汗出呢,要敛阴止汗,所以这个方是体现了三方面兼顾,(1)收敛阴液止汗。(自汗盗汗都适用的)(2)益气固表止汗,(3)滋阴潜阳(针对心阳偏亢的,调节阴阳来达到止盗汗)。

君牡蛎1.滋阴潜阳 (针对心阳失潜,心阴不足)
2. 收涩止汗臣黄耆益气实卫固表止汗(针对气虚自汗)佐麻黄根止汗浮小麦养心气,养心阴(气阴兼顾的) ,敛汗

自汗盗汗日久以后,发展到这个阶段,只能说它这三方面机制,汗出很多要固涩,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外邪,纯虚无邪了。再加上新阳失潜偏亢,要考虑,出汗要固表。麻黄根侧重还是一种收涩止汗。我们一般用浮小麦,带有收涩作用。这个就是一般小麦、生小麦,可以有疏肝作用。这里一般用浮小麦。当然你要疏肝养心阴,有些现在也就用小麦。但习惯上,浮小麦敛汗作用好一点。

说到麻黄根的止汗,实际上也类似节的止汗道理,麻黄不是有说法要去节吗?因为节要止汗。所以实际上就是说,可以这样看,一个麻黄,下面有根,每个当中有节。按照全息的思想,局部是整体的缩影。那就是说,每个节那一节,节相当于那一节里面的根,从整体来说,根就相当于一个大节的下面的地方,根据那个推断,根可以止汗。节也可以止汗,所有为什么用麻黄过去要去节,用它发汗就要去节。如果带节,发汗力量和缓一些。

牡蛎散体现在治疗汗出方面,应该说是三法并用。既固涩收敛(固涩剂),又滋阴潜阳,又益气固表。

运用辨证要点

汗出(自汗盗汗皆可)、心悸、短气、舌淡、脉细。

随证加减

气虚明显或以自汗甚为主者,重用黄耆,酌加参、朮。
阴虚明显或盗汗甚者,重用牡蛎,酌加生地、白芍、栌豆衣、糯稻根。

临床所见自汗出或盗汗,具体的病人的证候里,它可以有侧重。如果自汗明显,说明气虚程度较多,那黄耆用量可以大。酌加参、朮,增加益气作用。使全方成为益气固表和固涩止汗相结合。阴虚如果明显,用牡蛎滋阴潜阳,再生地芍药可以增加益阴作用。栌豆衣、糯稻根这类也有收涩止汗作用。

牡蛎散和玉屏风散比较玉屏风散牡蛎散基础方
临床上很难得就单这一个方常用方针对比较单纯的基础病机
气虚表卫不固
自汗或者反复抑郁,易感外邪
(最近我看到处贴的防治非典的方,很多都用玉屏风散,利用它这个基础方,固表防御外邪)阴虚阳亢
气虚表卫不固自汗日久以后,继发盗汗产生的基本因素
长期出汗,心阴不足
心阳失潜,心阳偏亢
造成自汗盗汗并见
时间长,往往量多,反复发作
不是一个单纯的基础病机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6-17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