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本文目录
1 【石斛夜光丸组成】2 【石斛夜光丸方歌】3 【石斛夜光丸方解】4 【石斛夜光丸主治】5 【石斛夜光丸医案】6 【医案分析】【石斛夜光丸组成】石斛30g 人参120g 山药45g 茯苓120g 甘草30g 肉苁蓉30g 枸杞子45g 菟丝子45g 生地黄60g 熟地黄60g 五味子30g 天冬120g 麦冬60g 苦杏仁45g 防风30g 川芎30g 枳壳(炒)30g 黄连30g 牛膝45g 菊花45g 蒺藜(盐炒)30g 羚羊角30g 青葙子30g 决明子45g 水牛角浓缩粉60g
【石斛夜光丸方歌】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
青葙草决犀羚角,参味连苓蒺草风,
再与杏菊山药配,养阴明目第一功。
【石斛夜光丸方解】方中石斛补肝肾,明目为主药;山药、牛膝、菟丝子、五味子补益肝肾;肉苁蓉补肾益血;蒺藜平肝疏肝;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羚羊角清肝明目;人参、茯苓、甘草补中益气;枸杞子、菟丝子益肝肾;生熟地、天冬、麦冬滋阴;防风、川芎祛风;川芎与枳壳同用增强行气之力;苦杏仁味苦能降,疏利气机;水牛角浓缩粉、黄连清热。全方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原机启微》谓:“上方补益药也,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故君以天冬、人参、菟丝子之通肾安神,强阴填精也;臣以五味子、麦冬、杏仁、茯苓、枸杞子、牛膝、生熟地黄,敛气除湿、凉血补血也;佐以甘菊花、刺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甘草、枳壳、山药、青葙子,疗风治虚,益气祛毒也;使以防风、黄连、决明子、羚羊角、犀角(水牛角)之散滞泄热,解结明目也。阴虚不能配阳之病,亦宜服之。此从则顺之治法也。”
【按语】本方为大剂复方,用药达25味,集滋阴、凉血、清热、熄风、补气、行气诸药于一炉,但以滋阴补肾清肝为主,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内外障眼病。原著主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一为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睹,神水变纯白色,及有眵泪眊矂等症。临证常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开角型青光眼,及青光眼术后之调治。
【石斛夜光丸主治】肝肾两亏、阴虚火旺之内障目暗,视物昏花等。
【石斛夜光丸医案】张某,女,49岁,于1992年7月6日就诊。症见:耳鸣蝉叫,鸣声低微,渐渐而起,经久不已,按之可减,听觉不清,且有头晕脑胀,舌质红,脉弦细。此乃肝脾不足(注:从下文看,可能原文印刷有误,应是肝肾不足),精气不能上充于清窍所致。治宜平肝、补肾养阴,用石斛夜光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1丸。9日二诊,用药后诸症消失,因过度劳倦上症有反复,但较前轻微,仍用石斛夜光丸。16日三诊,服上方后进一步好转,随访9个月后诸症全消。本病的病机是因肝肾不足,精气不能上充于清窍所致,故肝肾不足是病之本,用石斛夜光丸治疗取得好的效果。 (摘自《中医药研究》)
【医案分析】患者“耳鸣蝉叫....按之可减”,可以判断是虚证引起,或以虚证为主。虚证耳鸣主要有肾精不足和脾不升清两种。“头晕脑胀,舌质红,脉弦细”,结合前面,可能是水不涵木(肝肾阴虚)所致肝阳,上亢之象。因为脉细、舌红很可能是阴虚生内热,脉弦可能与肝有关,头晕恰是肝阳上亢常见的。综合分析,就能排除脾不升清,而肝阳上亢是可以肯定的了。
多个可能都在一个点上重合时,“证”就清晰起来,没有那种“齿痕舌主气虚”的黄金标准也没问题了。
实际上临床辨证时,多数时候需要找重合点来下最后的结论。怎么“找"?那就要有熟练的基本功,用四诊方法,朝所有可能的方向,一一地将患者的资料“挖"出来。不要指望患者滴水不漏、准确无误地告诉你一切。难道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叙述还会有误吗?是的,而且经常发生。这就需要你去一一甄别。如,问:“口渴吗?”答:“嗯,我每天喝很多水。”问一遍下来,觉得这患者不应该有这么渴。再问:“你真的很渴,让你老想喝水?”答:“倒不是特别的渴,只是女人多喝一点水皮肤不是更好嘛!!”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碰到患者犹豫不定的回答时,如果并不是敏感的问题,他的这个回答是不能采信的。还有些信息是需要医生提示,患者才会想起来,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到会跟这个病有什么关系,不会主动说出来。这些都是要注意的。怎么去“挖”才能挖干净呢?你要熟记与一个主症有关的所有可能的证,及每一个证的绝大多数可能的表现(不仅仅是辨证要点),然后一个一个去询问排除。学生在校期间的要求可以先放低一点,先记住所有可能的证及每一个证的辨证要点。
本案患者应补肝肾、平肝阳,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来加减都可以。作者直接用石斛夜光丸的成药治疗,这个方子补肝肾的药味极多,平肝的药物有三味(菊花、蒺藜、羚羊角)。起效挺快(“过度劳倦上症有反复”进一步提示为虚证)。但毕竟虚证难补,何况是下焦的肝肾?渐渐服药,遂得根治。本案患者若请药店加工制丸剂时,方中的苦杏仁、黄连、青葙子、决明子、水牛角就可以不用了(既无肝火,又无目疾)。
为何保留补气药和疏肝理气药呢?前者是因为滋阴药众多,用之助脾胃运化;后者是因为不宜一味地平肝,肝气不喜压制。在以后学治风剂中镇肝息风汤时会有进一步的体会。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