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王某,男,59岁。初诊:1981年10月14日。
5日前患感冒,恶寒发热,自服中成药无效并加剧。4日来持续发热达40℃左右,入院经西医处理(吃药、输液等),服中药2剂(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白芷,三仁汤加石膏、知母等)发汗后,恶寒解,但高热不退。化验血象及透视心肺无异常,亦无其他病史。现症为高热(午后尤重)无汗,气短喘促,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四五日未解,小便短赤,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辨证为湿温证,湿热中阻,邪不外透,弥塞三焦。拟清热利湿、宣畅气机为法,甘露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18g 连翘12g 板蓝根12g 杏仁10g 黄芩18g 射干10g 石菖蒲10g 郁金12g 茵陈18g 滑石(先煎)18g 藿香10g 通草6g 芦根60g
嘱其立即煎服,每3小时服一次,每服150mL,昼夜分服。
二诊:10月16日。上方连夜煎服,药后通身出汗,夜半体温降至38.5℃,凌晨退至37.6℃,小便通利。2剂服完体温降至正常,小便转清,腻苔消退,饮食知味,脉象转缓,惟胸脘满闷未解。湿热已获透泄之机,再予芳化淡渗、和中养胃为治。三仁汤加味。
杏仁10g 白蔻仁10g 薏苡仁18g 法夏10g 陈皮6g 藿香10g 茵陈10g 石斛10g 白扁豆10g 滑石(先煎)12g 通草6g 芦根30g
服3剂后,脘闷消除,未再发热,余症悉解而出院。
按:本例初用和解表散、辛凉渗利而不见效,即因湿与热合,两邪胶结,未得渗泄之机。以甘露消毒饮加减,意在清三焦邪热与解毒并用,解郁豁痰、芳化浊湿与渗利并投,以期解胶结、孤邪势、宣通气机,共奏分消走泄之效。有谓善治湿温病者,必善开胸膈、治热痰,确属真知灼见。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