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藿香正气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
内容简介《藿香正气散》是最著名的局方之一,在临床医疗、保健领域应用极其广泛。《藿香正气散》在收集整理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汇集藿香正气散证治理论、临床与实验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特别突出其临床应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按病证分类加以介绍,并综合了国内外探索藿香正气散作用机制等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从事中医药学习与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目录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藿香正气散简述 一、藿香正气散的来源 二、藿香正气散的组成及用法 第二节 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主治 二、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主治 第三节 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 一、藿香正气散的辨证应用 二、藿香正气散的辨病应用 三、藿香正气散的剂型与临床应用 第四节 藿香正气散的衍生方与相类方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胃肠型感冒 二、哮证 三、空调综合征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胃脘痛 三、溃疡性结肠炎 四、消化道肿瘤 五、肠易激综合征 六、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七、老年性腹胀 八、急性胃肠炎 第三节 肝胆系统疾病 一、脂肪肝和慢性迁延性肝炎 二、黄疸 三、胁痛 第四节 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 一、眩晕 二、癫狂 三、湿困多寐 四、梅核气 五、不寐 六、郁证 七、头痛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冠心病 第六节 其他病证 一、黑苔 二、遗尿 三、痹证 四、代谢性酸中毒 五、有机磷中毒 六、其他病证 第二章 皮肤科病证 一、常见皮肤疾患 二、Ⅱ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三章 外科病证 一、痔疮 二、颈椎病 三、子宫肌瘤术后食欲不振 四、膀胱癌术后高热 第四章 妇科病证 一、月经后期 二、经行泄泻 三、带下病 四、妊娠恶阻 五、痛经 六、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五章 儿科病证 一、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婴幼儿秋季腹泻 三、小儿胃肠型感冒 四、幼儿热痱 第六章 眼科病证 一、春季结膜炎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藿香正气散的制剂研究 一、藿香正气散不同剂型的特点 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制备与鉴别 三、藿香正气水的制备与鉴别 第二章 藿香正气散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藿香 二、白芷 三、紫苏 四、茯苓 五、半夏 六、白术 七、陈皮 八、厚朴 九、苦桔梗 十、大腹皮 十一、甘草 第三章 藿香正气散全方药理作用 一、对胃肠道的作用 二、镇痛作用 三、抑菌作用 四、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 五、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六、过敏反应◎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