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赵老治顽固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时,每于方中加栀子一味,多获良效。栀子既是清热利湿之佳品,又是解郁化瘀止痛之良药。如《伤寒论》中用栀子豉汤治“心中结痛”,丹栀逍遥散解肝经火郁,民间治跌打挫伤肿痛常用生栀子末调鸡蛋清外敷等。赵老发前人之意,乃移治痛经,多年应用。每随栀子用量增大而效果更佳。对寒凝、血瘀者,与姜桂配伍,恒用30~50g之间。如乔某,30岁,患痛经4年,进行性加剧,遇寒尤甚,近年来,每次行经须卧床休息,痛甚则恶心呕吐,汗出肢冷。月经周期正常,持续4天,量偏多,色紫黑,有血块。平时畏寒,小腹坠胀,大便质稀,苔薄白,脉沉弦。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左侧巧克力囊肿(5cmx5cmx5cm)。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婚3年未孕,其丈夫精液检查正常。赵老予以少腹逐瘀汤加栀子40g,令其每周服3~5剂,经期,每日1剂。患者连服50余剂,痛经基本消失。后受孕,顺产一女婴。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