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黄连解毒汤是唐代医家王焘引录前人崔氏的名方,载于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中医认为,火热之邪盛极即为毒,故有热毒、火毒之称。本方名为“解毒”,表明其具有清泻热极之火邪的作用。
【组成】 黄连三两(9g) 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实热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 本方治证乃实热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症。综上诸证,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并且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亦为佐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证可愈。
【加减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但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2.加减法: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均可用之。
(1)黄连解毒汤去黄柏、栀子,加大黄4克。治疗口舌生疮、目赤头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2)黄连解毒汤加大黄4克。治疗黄连解毒汤证兼见大便秘结者。
(3)黄连解毒汤加连翘、牛蒡子各6克,用于外科阳证,疔毒内陷、神志恍惚、口渴烦闷、脉实有力之证。
(4)黄连解毒汤加大黄9克、知母4克、天花粉6克。用于治疗脾胃热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惊悸不寐、吐血、出血、牙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等证。
【注意事项】
(1)舌红少苔,脉虚无力者不宜。
(2)不宜久用。
(3)方剂中药物组成及其用量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酌情加减调整。
(4)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附方】
1.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二两(6g) 黄连一两(3g) 黄芩一两(3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功用:泻火消痞。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秘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2.栀子金花汤(《医宗金鉴》)即黄连解毒汤加大黄。水煎服。功用:泻火解毒。主治:黄连解毒汤证兼大便秘结者,亦治阳证之疮、痈、疔、疖。
3.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180~240g); 中剂二两至四两(60~120g);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24~36g) 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18~30g);中剂三钱至五钱(9~15g);小剂二钱至四钱(6~12g) 水牛角大剂六两至八两(180~240g);中剂三两至五两(90~150g);小剂二两至四两(60~120g) 真川连大剂四至六钱(12~18g);中剂二至四钱(6~12g);小剂一钱至一钱半(3~4.5g) 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以上十味,原书无用量) 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现代用法: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主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或发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脉沉数,或脉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舌绛唇焦。
上述四方同为泻火解毒之方。其不同点在于: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君,是泻火以解热毒,侧重于导三焦火热下行,而无泻下作用,用治热毒壅盛三焦之证;泻心汤以大黄为君,既可泻火消痞,又可泻血分实热以止血,用大黄导热下行,尚具“以泻代清”之意,且使血止而不留瘀;栀子金花汤于黄连解毒汤中加入大黄一味,不仅泻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强,并有引热下行之功,方剂结构更趋完善,用治热毒较黄连解毒汤证更甚且兼大便秘结者;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用芩、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以使气血两清,用治瘟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肘后备急方》卷2:“烦呕不得眠。”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等证。汪讠刃庵曰:毒者,即火邪之盛也。邪入于阳则狂,心为热所扰则烦,躁则烦之盛也;口燥咽干,火盛津枯;干呕者,热毒上冲也;错语者,热毒伤其神也;不眠者,热盛而阴不静也。至于吐衄、发斑等证,热攻入胃,逼血妄行也。此皆六淫火邪,充斥上下表里,有实无虚之证,故治法非缓剂可以了事者。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泻三焦之火,从心肺之分,屈曲下行,小肠膀胱而出。盖四味皆大苦大寒之药,清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耳。”
吴昆《医方考》卷3:“阳毒上窍出血者,此方主之。治病必求其本,阳毒上窍出血,则热为本,血为标,能去其热则血不必治而归经矣。故用连、芩、栀、柏苦寒解热之物以主之。然惟阳毒实火,用之为宜。若阴虚之火则降多亡阴,苦从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
【临床报道】
用黄连解毒汤辨证治疗肝硬化热毒内炽型的临床疗效。高热神昏用清瘟败毒饮或神犀丹;肝脾肿大辅以大黄 虫丸或加桃仁、丹参;腹水配合中满分消丸;血细胞减少辅以复方阿胶浆;发热辅以清开灵静滴;昏迷辅以醒脑静;严重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时,配合西药治疗。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连续2次复查B超和肝功能均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连续2次复查肝功能偶有轻度波动,B超检查肝脾基本正常。好转:症状、肝功能或B超检查均有明显改善,但仍有反复。无效:治疗半年,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本组156例,治疗6个月~2年,临床治愈94例,显效32例,好转24例,无效6例,达到总有效率96.2%。[周后全.中医辨证治疗156例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8(5):289]
【实验研究】
采用小鼠背部气囊内注射角叉菜胶的方法诱导急性气囊滑膜炎症,脂多糖腹腔注射造成内毒素血症模型;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Griess法检测血清中NO-2的浓度;胸腺细胞增殖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黄连解毒汤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气囊内白细胞的游出,减少前列腺素E2(PGE2)的生成。在体外实验中,黄连解毒汤能显著抑制刀豆素A(Con A)所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且不影响正常及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脾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2(IL-2)。黄连解毒汤还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IL-1和NO。提示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IL-1,NO,PGE2等炎症因子生成有关。[王利津,等.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机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00;25(8):493]
相关文章: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42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