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麻黄附子甘草汤临床运用体会

ID:17369 / 打印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甘草三味药物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甘草温经散寒缓 急止痛。该方可内散少阴之寒,外解太阳表邪,为表里双解 之剂。麻黄虽为发汗解表通调水道之峻品,今改附子为君, 则无过汗亡阳、尿多伤阴之弊。三味配伍,可温可散,可表可里,可通可利,可升可降。以药测症,对于阳虚寒盛、水不化 气、表寒湿阻等症,投之多能取效。现将临床运用体会简述 如下。

1 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疼痛

本方证之疼痛乃肾阳衰微,机体失于温煦,寒邪束表;卫阳不布,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等原因所致。临床常见:痛 无定处,夜晚尤甚,喜暖喜按,遇冷加剧,面色青黄,恶寒无 汗,舌淡苔白,脉沉迟等。据此笔者以此方治疗头痛、身痛、四肢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较好的疗 效。临床体会:治痛药量宜大,附子12〜30 g,麻黄9〜15 g, 甘草10〜20g,对于坐骨神经痛酌加红花、桃仁、五灵脂;风 湿疼痛酌加白术、荆芥、黄芪;头痛应加川芎、当归、红花;四 肢疼痛加桂枝、牛膝、钩藤。

例1: 丁某,女,50岁,农民,于1995年10月18日诊治。 患者3个月前发现右膝关节疼痛,并未介意,近来渐至同侧 胯下及整个右下肢到足背、足趾外侧皆痛楚难忍,伴麻木、屈 伸不利、拖腿跛行,患腿畏冷,手足欠温、呈苍白色,体温下降,舌苔淡白多津,脉迟。化验:血沉正常,抗“O”正常。此 属肾阳不足,寒邪外侵,卫外功能低下,风寒袭于脉络,导致气血不畅,疼痛乃作,发汗祛邪则阳气愈虚,温肾壮阳则邪不外解,非助阳解表之剂,难建回阳祛邪之功。方用:麻黄9 g, 炮附子20 g,桂枝15 g,桃仁15 g,甘草10 g。服药3剂,疼痛 减轻,温度上升,身微汗出,夜能人睡。继服上方加川乌、草乌各9 g,当归15 g。此方服16剂,疼痛消失,温度升高,面色 及手足变红润,手脚不凉,活动方便,临床治愈。3年后随 访,未再复发。

本方证乃寒邪外侵,肾阳不足,寒客脉络,阴阳相争所引起的发热。常见:低热无汗,恶寒蜷卧,面色眯白,精神萎靡, 口淡不渴,苔白多津,四肢欠温,脉沉细或浮而无力等症。对此,笔者常以本方加减治疗,从未出现过麻黄发汗亡阳之反 应,服药仅为微汗出。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发热

例2:吴某,男,53岁,1991年6月15日诊治。患者素体 虚弱,近半年来,左侧面部及手背似有虫行皮中感,10日前 突然晕倒,舌蹇语拙,左半身偏瘫,初见喉中痰鸣,给予涤痰 汤加味治疗,症状改善,但余留低热不退。继处柴葛解肌汤、 清营汤等中药和西药治疗,发热仍未好转。症见低热无汗, 形体消瘦,面色白,精神萎靡,左半身偏瘫,言语不利,吐 字不清,恶寒无汗,四肢欠温,口淡不渴,苔白多津,舌体左 斜,脉迟细无力,血压21.3/12.0 1^^,体温37.8 1:。查血: WBC9.6X 109/L, N. 0.64, L0.36, RBC4.12 x 1012/L。CT 检查,脑部没有出血,没有梗塞。此为肾阳衰弱,寒客脉络。由于素体阳虚,寒邪外侵,导致气血凝滞,痰湿内生。服用化 痰祛湿之剂,湿痰稍减,但阳虚仍不能鼓气血之行,寒湿之邪留滞经络,郁发低热,用清热和解等药不效的原因,也就在于 外不能祛其寒,内不能壮其阳。仲景有云:“少阴病,始得之, 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遵仲景之意,方用: 麻黄6 g,炮附子12 g,甘草9 g,白芍12 g,黄芪30 g,大枣5 枚。嘱其频服。上方服5剂时,微汗出,体温降至正常,语言 较前好转。又服35剂,语言清楚,左侧上下肢能活动,弃杖行走,生活自理,并能参加工作。3年后追访,一如常人。

3 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水肿

此方证之水肿,病机为肾阳虚衰,阴盛于下,膀胱气化无 权,水道不利所致;又复感寒邪,寒水相搏,使肿势转甚。从 本方药物分析,本方有发表散寒、温阳利水之功能,投之可内 外分消,水肿自去。临床常见:全身微肿,腰痛酸重,小便量 减,四肢厥冷,恶寒无汗,发热,嗜睡,精神萎靡,口淡不渴,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等症。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肾 炎、心脏病所致的水肿,尤其对因节气交替和气候骤变而加 重病情,且伴发热恶寒无汗者,多获效。但附子需用10g—20 g。挟喘者加杏仁,肺有热者酌加石膏、北沙参。根据“少阴负趺阳为顺”之理,每于方中加白术30 g,健脾利水,其效更佳。

例3:冯某,男,25岁,于1993年8月18日就诊。一月 前因劳过度,突然恶寒发热,肢体酸痛,随即面目及四肢浮 肿,反复发作,下半身为甚,接之凹陷,卧床不起,继则全身髙 度浮肿,小便不利,时有呕吐。化验检查,尿蛋白(+ + + + ),复感寒邪,病情加重。症见:周身浮肿,四肢厥冷,发热 无汗恶寒,精神萎靡,腰背酸痛,小便不利,咳吐清痰,微喘, 不渴时呕吐酸水,舌苔白,脉沉细,体温37.5 1C。化验检查: 尿常规,蛋白(+ + +),白细胞( + ),红细胞(+ )。此属阴盛 阳衰,风寒外袭。治宜温阳利水,解表散寒。方用麻黄9 g, 附子20 g,甘草10 g,杏仁9 g,薏苡仁30 g。服上方后身微汗 出,发热恶寒止。6剂后小便通利,肿消大半,咳喘止。但腰仍疼痛,继以上方加冬瓜皮、桑寄生各20 go共服36剂,水 肿全消,腰痛愈,化验检查:尿蛋白(+ )。继以健脾补肾之剂善后,临床治愈。随访4年已能参加劳动。

4 体会

麻黄附子甘草汤为温阳发表之剂,由于仲景论述简要,加之药物峻猛,使运用范围受到局限。细审仲景所冠“少阴病”三字,有着深远的意义,从脏腑关系看,少阴包括心肾,兼袭者皆 可以此方加减施治。仲景虽指出,“脉沉”、“发热”之证,仅是 此方治症之一。在临床中往往出现有脉沉无发热,或有发热 无脉沉者,或脉沉或浮大无力等,甚至无此二症者,则要辨其 上述病机,不受中西医各种病名所限。

麻黄附子二药均为峻烈之品,有“有汗不得用麻黄”的说 法,但仲景对“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治疗,实乃有汗用麻黄之例。笔者在临床中观察,麻黄和甘草并用对少阴有温经散寒之功,用量大则有下通肾气、内化寒饮之效。人煎剂内,从未出现过中毒的表现。实践验证, 虽大剂用麻黄、若伍附子仅为微汗出,对于四肢病变,则有通其经、温四肢、直达病所之功。

关于此药的煎服法,《伤寒论》中云“以水一斗先煎麻黄, 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曰三 服”,仲景所谓之去上沫者,乃畏其所浮之沫发散过烈。但麻 黄之性全在初煎之沫上,若去其沫则效用减。笔者在临床中 常嘱患者三药合用,不去其沫,多次频服,其效更佳。但应用时须知其长,也要知其短,知其利,也要知其弊;知其弊者,在 于更好的应用。

标签: 中药良方 中药方剂 中草药图谱 中草药图片大全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1-09-15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