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白僵蚕,又名僵蚕、僵虫、天虫、姜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虫体。主产于浙江、江苏、四川等养蚕区。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草酸铵,并含赖氨酸、亮氨酸等17种氮基酸,镁、钙、锌等28种元素等。
性味归经
味辛、咸,性平。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白僵蚕有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功效。主治惊痈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现代常用于小儿惊厥、颜面神经麻痹、破伤风、癫痫、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疖肿、颈淋巴结核等。
1.熄风止痉
用于急、慢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痉挛抽搐,常与全蝎、蜈蚣等同用。痰热壅盛者,可加胆南、牛黄等;中风口眼喁斜者,常与白附子、全蝎配伍,即牵正散(《杨氏家藏方》);脾虚久泻而致慢惊抽搐者,可配伍党参、白术、天麻等,如醒脾散(《古今医统》)。
2.解毒散结
用于瘰疬痰核,疮疡肿毒,乳痈,痄腮等,可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同用;治疗瘰疬,可单用,或配伍夏枯草、浙贝母、牡蛎等。
3.祛风止痛
用于风热、肝热所致头痛目赤,常配伍荆芥、桑叶、木贼等,如白僵蚕散(《证治准绳》);用于风热喉痛,常与桔梗、薄荷、防风、甘草等同用,如六味汤(《咽喉秘集》)。
4.祛风止痒
此外,本品还可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单用,或与蝉蜕、防风、薄荷等同用;研末陈醋调敷,可治乳痈。
药理作用
含脂肪和蛋白质,此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作用。体表的白粉中含有草酸铵,是对抗小鼠士的宁惊厥的有效成分,对治疗癫痫发作有一定疗效。具有催眠,抗惊厥,抗凝、降血糖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炒用。
食疗药膳
僵蚕酒
材料:僵蚕、全蝎、白附子、天麻、钩藤各1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将上药捣碎,置容器内,倒入白酒,密封;浸泡7~15天,过滤去渣即可。
功效:息风止痉,化痰通络。用于中风,口舌歪斜,半身不遂。
对症方剂
1.糖尿病:取白僵蚕研为细末,每次5g,每日3次,饭前开水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原发性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52例,结果: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8.1%。
2.高脂血症:白僵蚕末3g,每日服3次,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1例,服药后均有效。
3.癫痫:脱脂僵蛹片0.9~1.5g,每日3次,小儿酌减。治疗100例,结果:显著进步26例,进步51例,总有效率77.0%。
4.呼吸道感染:青黛、白僵蚕等量,共研极细末,周岁以内每次服0.5g,1~3岁每次1g,3~5岁每次2g,5岁以上每次3g,每日3次。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19例,结果:显效9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3.3%。
5.头痛:白僵蚕、良姜等份。以上药物研为细末,混合均匀。每次2克,白梅茶水调服,头痛临发时服用。
6.小儿痰热惊风抽搐:僵蚕0.3克,全蝎0.2克,天麻0.5克,胆南星0.5克,牛黄0.1克。以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早晚用竹沥水和蜂蜜适量调服。
7.面神经麻痹,口眼斜:僵蚕、白附子、蜈蚣、川芎各20克。以上药共研细末,每次2克,每日2次,温热黄酒送服。
8.淋巴结核,瘰疬肿痛:僵蚕6克,浙贝母10克,夏枯草10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适宜人群
适合中风、偏头痛、咽喉肿痛、皮肤瘙痒者等。
禁忌人群
心虚不宁、血虚生风者慎服;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不良反应
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
,又名僵蚕、僵虫、天虫、姜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天虫、姜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又名僵蚕、僵虫、天虫、姜虫,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虫体。主◎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