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以根入药,又叫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功能主治
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预防猩红热,治热病发烧,感冒,吐血衄血,肝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头痛,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痈疖疮疡,烧烫伤。
湿热内蕴,呕吐,黄疸,热淋,肺热咳嗽咳痰,温病发热烦渴,肝火头痛目赤,崩漏下血。
药理作用
静催眠,抗惊厥,降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延缓白内障的形成,保肝,抗氧化,利尿,改善肾功能,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抗组胺,抗胆碱,罂粟碱样作用,磷酸二酯酶抑制作用,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
1.抑菌实验:其煎剂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霍乱杆菌、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黄芩煎剂灌胃,对实验性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
3.黄芩素对动物过敏性气喘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黄芩甙、黄芩素对动物过敏性浮肿及炎症有对抗作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治低气压引起的肺出血。
4.黄芩酊剂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可使动物心率减慢,使兔耳及后肢血管轻度扩张。
5.煎剂及浸剂对猫、犬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尿量增加的同时,血压也有所下降。
6.利胆、保肝作用,黄芩能增加犬、兔的胆汁排泄量,对肝脏中毒有缓解作用。
7.黄芩能使血糖上升。
8.黄芩在体外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参考配方
1.预防猩红热:黄芩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连服3日。
2.急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黄芩12克,芍药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
3.孕妇有热,胎动不安:黄芩、当归、芍药、白术各10克,川芎6克,水煎服。
4.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鼻出血:黄芩20克,水煎服。
常用量
1.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1.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2.黄芩制剂口服毒性很小,静脉注射毒性较大。
3.清热泻火解毒宜生用,治上焦热证宜酒炒,泻肝胆实火宜猪胆汁炒,止血宜炒炭。黄芩经蒸煮后较生黄芩清热解毒效果好。
属植物黄芩以根入药,又叫山茶根、黄芩以根入药,又叫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物黄芩以根入药,又叫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