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玫瑰花又名红玫瑰,刺玫花,笔头花,徘徊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玫瑰窨制花茶,早在明代《茶谱》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用玫瑰花瓣或花苞泡出来的玫瑰花茶,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可以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
营养成分
玫瑰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约0.03%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牛儿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香茅醇含量可达60%,牛儿醇含量次于丁香茅醇,橙花醇为5%~10%,丁香油酚和苯乙醇各约为1%,油又含王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此外,花尚含槲皮苷、苦味质、鞣质、脂肪油、有机酸、(没食子酸),红色素(矢车菊双苷),黄色素、蜡质等。
功能效用
甘、微苦,温。归肝、脾经。功能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玫瑰花属理气活血药,味甘微苦、性温,气味芳香,药性平和,既能疏肝理气而解郁,又能和血散淤而调经,有柔肝醒脾、行气活血的作用,主要适合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胁痛脘闷、胃脘胀痛及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者。
玫瑰花味甘性温、理气和血,对治疗面部黄褐斑有一定作用,所以适合中青年女性饮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玫瑰花所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能帮助胃的消化。
玫瑰花有利肺脾、益肝胆的功效。
玫瑰花还有平衡激素的作用,有助于女性的美丽。
现代研究
1.抗病毒作用。
2.其他作用:
①能解除锑剂的毒性反应,但仅对口服酒石酸锑钾有效,且同时使其抗血吸虫作用消失。
②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③可用于放射病的综合治疗,并有抗肿瘤作用。
食用方法
开水冲饮,每次2~3朵。
传统附方
1.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2.治肝郁吐血,月汛不调:玫瑰花蕊三百朵,初开者,去心蒂;新汲水砂铫内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白冰糖一斤收膏,早晚开水冲服。瓷瓶密收,切勿泄气。如专调经,可用红糖收膏。(《饲鹤亭集方》玫瑰膏)
3.治肺病咳嗽吐血:鲜玫瑰花捣汁炖冰糖服。(《泉州本草》)
4.治新久风痹: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滓,好酒和服七剂。(《百草镜》)
5.治肝风头痛:玫瑰花四至五朵,合蚕豆花三至四钱,泡开水代茶频饮。(《泉州本草》)
6.治噤口痢:玫瑰花阴干煎服。(《纲目拾遗》)
7.治乳痈初起,郁症宜此:玫瑰花初开者,阴干、燥者三十朵。去心蒂,陈酒煎,食后服。(《百草镜》)
8.治乳痈:玫瑰花七朵,母丁香七粒。无灰酒煎服。(《纲目拾遗》)
9.治肿毒初起:玫瑰花去心蒂,焙为末一钱。好酒和服。(《百草镜》)
适宜人群
适合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跌扑伤痛者。
禁忌人群
阴虚火旺者慎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