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地丁草出自《中药志》,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干燥全草。
别名
地丁、苦地丁、紫花地丁、扁豆秧、小鸡菜。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心、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
1.清热利湿
用于湿热泻痢,可与地榆同煎服;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同用。
2.解毒消肿
用于疔疮肿毒,单用捣敷,或与野菊花同煎服,亦可配伍蒲公英、连翘、野菊花、黄芩等;用于肠痈,可与金银花、丹皮、生地榆、赤芍同煎服。
此外,煎服或外用,还可用治感冒,扁桃体炎,痄腮,目赤肿痛。
现代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蜂窝织炎、急性阑尾炎、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肠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
药理作用
含多种生物碱等,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布兰汉菌、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副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尚有抗炎、镇痛、保肝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
传统附方
1.治疔疮肿毒: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千金方》)
2.治痈疽发背,无名诸肿: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之。(《孙天仁集效方》)
3.治一切恶疮: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取尽愈。(《卫生易简方》)
4.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八两。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惠直堂经验方》地丁膏)
5.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淋巴结核:一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各五钱。煎服。药渣外敷。二鲜紫花地丁、鲜野菊花各二两。共捣汁,分二次服。药渣外敷。三鲜紫花地丁、鲜芙蓉花各等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同时用紫花地丁二至三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6.治实热肠痈下血:鲜紫花地丁八钱至一两(干的五至八钱),和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适宜人群
适合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时疫感冒、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痈疽发背者等。
禁忌人群
体质虚寒者忌服。
饮食禁忌
地丁草本属于凉性食物,螃蟹、苦瓜是寒性食物,若是一起服用,会加剧体内的寒性,致使身体更加虚寒。
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