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白芨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别名
白及、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
性味归经
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
1.收敛止血
用于肺、胃出血,单用研末,糯米汤调服,即独圣散,亦可随证配伍。治肺痨咯血,可与枇杷叶、藕节、阿胶、生地等养阴、止血、止咳药同用,如白及枇杷丸(《证治准绳》);治胃出血,常与乌贼骨配伍,即乌及散;若治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粉末掺患处,或配伍煅石膏等。
2.消肿生肌
用于痈肿疮疡,不论未溃、已溃者均可使用。未溃者,常与金银花、天花粉、皂刺、乳香等同用,如内消散(《医宗金鉴》);疮痈已溃,久不收口者,可与煅石膏为末外用。
此外,研粉用麻油调敷患处,可治手足皲裂;配冰片少许制成软膏,可涂敷肛裂。
现代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痈疖肿毒等。
药理作用
白芨新鲜块茎含水分、淀粉、葡萄糖。尚含挥发油、黏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并有抗癌作用。可以预防肠粘连。能抑制革兰阳性菌,且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菌作用。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有明显治疗作用,可迅速堵塞穿孔。对肝细胞有较好的抗损伤的保护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研末,1.5~3克。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传统附方
1.治肺痨: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水煎服。
2.治肺瘘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3.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人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
4.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5.治疗疮肿毒:白及末半钱,以水澄之,去水,摊于厚纸上贴之。
6.治一切疮疖痈疽: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
7.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蛰皮贴之。
8.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清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
9.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
10.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 治烫火伤灼:白及末,油调敷。 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调塞之,勿犯水。
11.治妇人于藏挺出:乌头(炮)、白及各四分。上二味捣散,取方寸匕,以绵裹内阴中,令人三寸,腹内热即止。日一度著,明晨仍须更著,以止为度。
12.治鼻渊:白及,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
13.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数不止:白及、凤凰衣、桑螵蛸等分,人猪脬内,煮烂食之。
14.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
适宜人群
适合内外出血、痈肿疮疡、手足皲裂、水火烫伤者。
禁忌人群
1.白芨性涩质黏,有敛邪之弊。凡外感咯血,肺痈初起,肺胃出血而内热壅盛者忌单味药服用。
2.对于由瘀血等病理产物引起的出血症,不宜单味药应用。
3.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中明言“乌头反白芨”,故乌头(川乌,草乌)与白芨一般不宜配伍。并反附子。
不良反应
白及大剂量使用可致肝脏轻度间质性肝炎、肾盂肾炎,部分肾小管腔内有蛋白管型。
及,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写作白及,出自《神农,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白芨有广泛的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神农本草经》,为兰科植物白◎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