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草的干燥叶,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最好,在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后,晒干或阴干的叶,别称艾蒿、蕲艾、家艾、甜艾、灸草、医草等。艾叶的记载最早是在战国《黄帝内经》中被提到,后在南朝梁时,由名医陶弘景编著在《名医别录》中,记载艾叶的药物功效后,人们才开始逐渐广泛使用。
功能主治
艾灸治病的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除了针刺有效穴位治病外,就算艾灸了,艾灸具有保健防病、驱散寒邪的作用,艾灸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1.抗病毒: 通过艾灸可以对鼻病毒、疮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与很多民间艾灸故事内容相符。
2.抗支原体、衣原体、真菌: 艾叶燃烧物对口腔支原体病原、肺炎支原体病原杀灭有效,甚至对皮肤的部分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3.抗细菌: 艾叶燃烧物十来种常见病菌均有抑菌或杀菌的效果,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等,采用艾叶熏蒸法可以使空气达到正常标准,如若在患者患处采用艾叶熏蒸效果更加明显。
4.美容美体: 我国学者与日本学者在同样的试验中,均发现艾叶燃烧物有清除过氧化脂质、自由基的作用,共同验证了艾叶燃烧物组分提取物的活性更强。艾叶燃烧产物可以从施灸的部位实现皮肤渗透达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美容美体效果。
现代研究
起初人们总结艾叶性味苦、温、辛的特点,用来杀虫止痒、止血。把艾叶当药,大概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展。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艾叶燃烧治病的故事,也就是谈谈艾叶燃烧物的药用价值。
烧艾叶的功效总结为: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回阳救逆、祛寒温中、清热解毒、消瘀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调经等功能。
而现代医学研究其实也证明了艾灸对风湿、胃病、高血压、头疼、眩晕、支气管炎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积极治疗效果,尤其对小儿风寒感冒、头晕腹疼、妇女产后保养、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宫寒畏冷、卵巢保养、面黄生斑以及皮炎湿疹皮肤类疾病等更是具有独特疗效。
除此之外,艾灸还能保健穴位,可以起到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如果是长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而即使身体无病的人士,平时坚持做艾灸,也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艾灸发展到现在,艾灸的方法有许多种,相关资料统计:仅艾灸的原料就有20多种,直接灸、间接灸达40多种,这里总结下常用的、易操作的艾灸的正确方法。
1.艾炷灸
艾炷灸的方法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顾名思义,直接灸就是用艾炷直接在皮肤上灸,这种方法由于会留下灸疤,而且非常痛苦,现代社会直接灸已经没有人用了,重点介绍下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接艾灸的正确方法是在艾炷和皮肤之间间隔某些物品(即使用介质)再进行施灸的方法。根据所隔物品的不同,常用的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不同的方法针对的病症也不相同,最终艾灸的效果也不一样。
2.艾条灸
艾条灸主要用到的就是艾条,首先艾条的品质会对艾条灸的效果产生影响,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最好用一年以上的陈艾条。
其次,艾条灸的手法要正确,艾条灸操作上一般是艾灸师手持艾条,在治疗部位上方进行熏灸,常用的正确方法有回旋法、雀啄法。
另外,为了节省人力和方便操作,现在有很多艾灸的器具可以代替手持艾条的方式,这种仪器适合艾灸馆使用,可以减轻艾灸师的工作强度。
3.温针灸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温针艾灸的正确方法,先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直接将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尾上,然后从上点燃艾绒或艾条,进行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即可。温针灸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个人不建议自行温针灸。
4.温灸仪灸
温灸仪灸需要用到的有温灸盒、温灸筒、短艾柱,将艾柱点燃后放在温灸仪内,在相关部位进行艾灸,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在家就能进行,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目前比较流行。
5.仪器艾灸
仪器艾灸是传统艾灸和现代仪器结合的产物,市面上的艾灸仪器有很多种,大型的有艾灸床,小的有足部艾灸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通常都比较简单,艾灸过程也比较温和,不过仪器适合艾灸馆这种经营性的场所使用,个人不建议购买。
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暖,不受风;
2. 注意热度,用左手食指、拇指感受灸时热度;
3. 穴位原则上取3~5个。每个穴位控制在5~20分钟左右,如取穴少则可延长时间,总时长控制在40~60分钟;
4. 空腹、餐后1小时左右不宜灸,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灸;
5. 注意避免灸灰脱落灼烧顾客,艾灸结束时,注意熄灭艾条;
6. 灸前、灸完喝300~500ML温水,切忌喝冷水或冰水;
7. 要有耐心,适时适量,勿急于求成,“灸”从“久”,需持之以恒;
8.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1小时内不洗澡;
9. 不要在空调房或大风口施灸,适当保持空气流通;
10. 如遇晕灸,要立即停灸,急灸足三里,一般无危险;
11. 要乐观愉快,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饮食;
禁忌人群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人忌灸;身体发炎部位、手术部位不灸;局部红肿热痛,慎灸肿痛处。
4.孕妇不灸;严重心脏病慎灸,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者不灸。
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最好,在花未开、叶茂盛时采草的干燥叶,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最好,物艾草的干燥叶,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最好,在植物艾草的干燥叶,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燥叶,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科植物艾草的干燥叶,一般春、夏两季的艾叶做药最好,在花◎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