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以根入药,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
功能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本品苦寒,入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而治胃肠湿热所致泄泻、痢疾。
2.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
药理作用
1.苦参煎剂给家兔口服、肌注或静注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主要由苦参碱引起。
2.苦参有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3.抑菌:苦参对于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4.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同时发生痉挛,终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注射于青蛙也有类似毒性作用。
5.有毒,过量时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脉搏急速、惊厥、后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
传统用法
1.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
2.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切片,酒浸湿,蒸晒九次为度,炒黄为末,净)一斤,地黄四两(酒浸一宿,蒸熟,捣烂)。加蜂蜜为丸。每服二钱,白滚汤或酒送下,日服二次。
3.治谷疸,食的头旋。。心怫郁不安:苦参三两,龙胆一合(末)。牛胆丸如梧子。以生姜汁服五丸,日三服。
4.治赤白带下:苦参二两,牡蛎一两五钱。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
5.治下部疮漏:苦参煎汤,日日洗之。
6.治大肠脱肛: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之,以木贼末敷之。
7.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苦参三十二两,荆芥(去梗)十六两。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好茶吞下,或荆芥汤下,食后服。
8.治漏脓肥疮,脓窠疮,腊梨头,遍身风癞,隐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酸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妇人阴痒、湿痒:苦参一斤(为末),鹅毛(香油炒存性)六两。黄米糊丸,朱砂为衣。茶汤送下,日进二次。或随病作散擦或洗贴。
9.治瘰疬:苦参四两,捣末,生牛膝和丸如梧子。食后暖水下十丸,日三服。
10.治鼠瘘诸恶疮:苦参二斤,露蜂房二两,曲二斤。水三斗,渍药二宿,去滓,黍米二升,酿熟稍饮,日三。一方加猬皮,更佳。
11.治汤熨火烧疼痛:苦参不以多少,为细末,用香油调搽。
12.治旋耳疮:又名月蚀疮,初起在耳轮上或耳后,耳垂处发一黄色米粒样疙瘩,周围发红,顶白透脓,奇痒难忍,破后脓水外溢,蔓延传染,不几日耳前后成为一片,脓水淋漓,此疮小儿最易传染,苦参、黄柏各五钱,苍术、海螵硝各三钱。各研极细.和匀。用温开水调敷患部,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 治齿缝出血:苦参一两,枯矾一钱。为未,日三揩之。 治毒热足肿作痛欲脱者:苦参煮酒渍之。
适宜人群
适合湿热泻痢、黄疸、湿热带下、湿疹湿疮、小便不利者等。
禁忌人群
1.性寒,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阴伤者忌服。
2.味苦,长期服用容易损伤脾胃,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疾病患者不宜大量久服。
3.对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患者不宜单味大剂量长期服用。
4.有降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婴幼儿、老年人忌大量长期服用。
6.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者忌服。
7.视神经萎缩、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青光眼、白内障者忌大量久服。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使玄参,反藜芦,恶贝母、菟丝子。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洋地黄类强心苷同用,可以导致血中强心苷的浓度升高,容易发生强心苷中毒。
药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以根入药,别入药,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中药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以根入药,别名野槐、好汉枝、◎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