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羊杂即羊下水,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羊杂大西北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羊杂的做法有很多种可以做汤可以菜。
营养价值
羊杂碎含有多种营养素,深受各地群众的青睐,羊杂碎符合中医营养学中“以脏补脏”的理论,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C、烟酸、肝素等多种营养素,有益精壮阳、健脾和胃、养肝明目、补气养血的功效,在气候偏冷的北方和西部地区,羊杂即可裹腹充肌,又可为人们逐寒御冷,历来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风味小吃。
1.羊心
营养分析:羊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铁、烟酸、硒等营养元素;有补心益血的作用。食疗作用:羊心味甘、性温、归心经;有补心益血的作用;可治疗心悸、失眠、气短、劳心膈痛等症。
2.羊肚
食用功效: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虚劳赢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等症。
3.羊骨
营养分析: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的等成分,有补肾壮骨、温中止泻之功效。
4.羊肺
营养分析:羊肺含有丰富蛋白质、铁、硒等营养元素,有补益肺气、利尿行水的作用。
食疗作用:羊肺性平、味甘、归肺经;能补肺气、调水道;可用于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频数。
功效作用
1.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2.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3.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4.保护胃黏膜:羊肉可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
5.补肝明目: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6.御寒抗病:适时的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
人群宜忌
1.羊肚
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尤其适合体质赢瘦,虚劳衰弱之人食用;适宜胃气虚弱、反胃、不食、以及盗汗、尿频之人食用。
2.羊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虚劳赢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久痢久泻之人食用;适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者食用;
(2)发热的病人忌食。
3.羊肺
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尤适宜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频数者。
选购与储藏
1.从颜色上分别,心、肝、肺等都应该是鲜红色,不能是暗红色。
2.羊肠 ,羊肚等是白色或略带黄色,若是发黑,发青,就要注意了。
3.可以试下用水煮熟后放阴凉通风处保存,或者是放入冰箱冷冻,这样会更好的保存时间长些。
营养食谱
1.羊杂汤的做法
材料:羊心、羊肺、羊肚、羊肠各50克。
调料:羊肉汤、葱丝、姜末、姜片、蒜末、蒜瓣、大料、花椒粒、盐、醋、料酒、香菜茉、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1)羊心、羊肺、羊肚、羊肠分别洗净。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烧沸,放入羊杂后加入花椒粒、大料、葱丝、姜片、蒜瓣、盐,煮至羊杂九成熟后捞出,沥干并切成小块。
(3)炒锅中倒入羊肉汤,放入羊杂、姜末、蒜末、料酒、盐,大火烧沸后改小炎,撇去浮沫加入醋、味精,待羊杂熟透加入胡椒粉、香菜末搅匀。
注意: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辣椒油、豆腐乳等。
2.羊杂毛血旺
主料:羊心80克、羊腰子80克、羊肚80克、羊肺80克、羊肝80克、羊血120克
辅料:鸡枞20克、鲜香菇30克、辣椒酱30克、盐3克、植物油20克、味精2克
做法:
(1)羊杂(羊心、腰子、羊肚、羊肺、羊肝)洗净放清水锅煮至半熟,捞出之后切片。
(2)鸡枞菌洗干净以备用。
(3)锅内放植物油烧热,下辣椒酱炒香亮油,加入鲜汤直至烧沸,放入羊杂、血旺(羊血)、香菇、鸡枞菌、盐、味精煮熟并入味,起锅装盘即可食用。
3.锅仔金菇羊杂
主料:熟羊肚150克、熟羊肺150克、熟羊肝100克、熟羊头肉100克、鲜金针菇l00克。
辅料:盐3克、味精5克、鸡精5克、红油豆瓣10克,四川大红袍火锅底料1/4袋,花生油50克、香菜2克、干红椒5克、豆豉20克、葱、姜各5克,羊骨头熬制的高汤500克。
做法:
(1)羊肚、羊肝、羊肺、羊头分别切0.3厘米厚的片,将金针菇洗干净。
(2)锅放底油烧至四成热,下入豆瓣、干红椒、葱、姜、豆豉、大红袍火锅底料,大火同炒出香味之后,再放入羊肚、羊肝、羊肺、羊头煸炒2分钟,加入高汤及盐、味精、鸡精调好味,大火烧开后盛入锅仔中。
(3)将锅仔带火上桌,上桌时将鲜金针菇立放于锅中央,最后撒上香菜即可。
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羊杂大西北地区常见的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羊杂大西北地区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羊杂大西北地区常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羊杂◎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