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乌梅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乌梅泡水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适宜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患者食用。
功能主治
1.敛肺止咳。用于治疗肺虚久咳。患者可见咳嗽少痰或者干咳无痰,伴有少气懒言、气短等。
2.涩肠止泻。为治疗正气虚弱之长期泄泻、痢疾的常用药。
3.生津止渴。治疗糖尿病阴虚燥热之口渴、多饮。
4.安蛔止痛,和胃止呕。蛔得酸则静,本品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甚至呕吐。
药理作用
乌梅泡水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齐墩果酸样物质、蜡样物质等。
其钾元素含量较一般水果为高,故常吃利尿药的患者,可常喝乌梅水来补充钾;乌梅的果仁中含有较多量的苦杏仁苷,还含有钙、磷、铁等元素,其中钙磷为1:1。
在维生素方面,乌梅含有与其他水果近似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但是维生素B2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数百倍。
乌梅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癣菌、小芽孢菌等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乌梅还具有钙离子拮抗、抗过敏、抗肿瘤、抗疲劳、收缩平滑肌等作用。
乌梅泡水味酸而涩,其性收敛,入肺经能敛肺气,止咳嗽。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酸涩入大肠经,有良好的涩肠止泻痢作用,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
临床研究有报道,用乌梅浓煎,顿服,同时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等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均获良效。
服食方法
泡茶:乌梅2~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煎服:乌梅10~12克,与其他药物一同入汤剂煎煮,取汁服用。
制干果:青梅加冰糖蒸煮,制成干果服用。生津止渴,开胃消食,可作休闲食品。
外用:乌梅捣烂外敷,治疗寻常疣、扁平疣。
养生食谱
1.乌梅陈皮粥:取乌梅20克,陈皮30克,粳米50克。乌梅、陈皮加水煎取汁,以汁煮米为粥,代食少量频用,不拘次数。适用于胃热型妊娠呕吐。
2.乌梅生姜茶:取生姜10克,乌梅肉50克,绿茶10克。生姜切丝,加乌梅、绿茶,开水冲泡,温浸半小时,饮时加红糖,顿服,不拘次数。适用于慢性痢疾。
3.乌梅汤:取乌梅500克,甘草末60克,砂糖120克,干姜末15克。乌梅浸软去核,上笼蒸熟,捣烂,加甘草末、砂糖、干姜末和匀,再上笼蒸透。随时可服用,加盐冲饮。可养胃、益气、生津、去火解毒。
配方妙用
1.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见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多为季节性发作,早晚易发。乌梅10克,防风5克,甘草1克。每日1剂,开水200毫升泡1小时左右饮服。
2.寻常疣:乌梅6克,放入食醋30毫升中,装入玻璃瓶内浸泡1周。患者用热水将患部洗净,并用手术刀削平病变处角化组织,以有渗出血为度。取胶布1块,依据病变部位大小,中间剪一小孔,贴在皮肤上,使得病变部位暴露出来。将乌梅肉研成糊状,贴敷在病变组织上,外部用1层胶布盖严。3天换药1次。
3.细菌性痢疾:痢久不止,时轻时重,白多赤少,里急后重,甚或脱肛。乌梅18克,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用文火煎煮。浓缩至50毫升时过滤,分2次服用。
4.小儿腹泻:乌梅、山楂各1000克,洗净后加水4000毫升,浸泡1小时后,水煎1.5~2小时,倒出药液,再加水2000毫升煎煮。连续3次过滤后,将3次滤液合并,再煎至1000毫升,加防腐剂和糖。每次口服5毫升,每日3~4次。
5.顽固性痛经:乌梅40克,白芷20克,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在月经来临前1周开始服用,连续服用至月经来潮。一般在下1次月经周期再服1疗程。
适宜人群
适合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蛔厥腹痛、虚热消渴者等。
禁忌人群
1.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
2.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配伍禁忌
不宜与苍术同用。
饮食禁忌
忌食猪肉、葱。
鉴别贮藏
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味极酸者为佳。
置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
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乌梅泡水具有敛肺涩肠、成熟果实。乌梅泡水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干燥近成熟果实。乌梅泡水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乌梅泡水具有近成熟果实。乌梅泡水具◎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