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ID:46735 / 打印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性温,味甘,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

中药生黄芪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之功。适用于:

1.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证。

2.体弱表虚,卫气不固之自汗及气虚外感诸证。

3.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的肢体面目水肿、小便不利等。

4.气血不足所致的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此外,对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身倦脉虚等,能补气以生血。

药理作用

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能改善贫血;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兴奋呼吸;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对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轻度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在细胞培养中,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保肝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大剂量30~60克。

蜜炙可增强其益气升阳作用。益气升阳宜炙用,固表利水托疮宜生用。

便方举例

1.黄芪茶(《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生黄芪6克。加开水150~200毫升泡茶频服。益气升阳,健脾补肺,利水消肿。用治:①心功能不全,胸闷心慌,气喘乏力,下垂性水肿;②高血压病,头晕头痛,心悸失眠;③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代茶饮用,可预防复发。

2.黄芪饮(《中药志》):生黄芪15克。隔日1剂,加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后再行第二个疗程。益气固表,预防感冒,用于体虚自汗,平日容易感冒者。

3.黄芪膏(《黑龙江中医药》):生黄芪1000克。冷水浸泡,煎煮4次,药汁混和,加温浓缩至稠厚约500毫升时,加入白糖,搅匀成膏。每次25毫升,温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连服15~90日。健脾补肾,利水消肿,用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持续不退。

4.凌芪防桂汤(《祖传秘方大全》):凌霄花120克,生黄芪90克,防风4克,桂枝4克。以上药物用去油的母鸡汤煎煮,一次服完,出微汗,5日服用1次。补元气,通经络,用治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言语不利,口角歪斜。

5.黄芪莪术汤(《上海中医药杂志》):生黄芪30~60克,莪术10~15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温服。益气活血,用治慢性胃炎,气虚血瘀,胃脘刺痛或刀割样痛,痛处固定、拒按,食后胃脘胀闷不适,倦怠乏力。

6.扶正抗毒饮(《湖南中医杂志》):生黄芪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温服,30日为1个疗程。扶正祛邪,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无临床症状者。

适宜人群

适合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者。

禁忌人群

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者均禁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体质阴虚及阴虚阳亢者,不宜用;热毒疮疡者不宜用;甲亢患者不宜使用。

2.味甘,大量长期服用有壅滞气机之弊,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忌用;肝旺多怒者不宜用。

3.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有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孕妇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恶龟甲、白鲜皮。

2.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②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③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可以降低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不宜同用。

饮食禁忌

忌食萝卜、绿豆和强碱性食物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

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性温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生黄或膜荚黄芪的根。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扶正中药,性温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3-12-23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