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香附出自《本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又叫香附子、生香附、香附米、香附、附米、碎香附、醋香附。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春、夏、秋三季均可采,一般在秋季采挖。
性味归经
辛、微苦、甘,平。归肝、三焦经。
功能主治
香附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肝郁气滞所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现代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乳腺增生症、不孕症、胃炎、消化道溃疡、肝炎、抑郁症等。
1.疏肝解郁
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脘腹胀满,纳食不香,胸闷善叹息,常配伍柴胡、白芍、郁金、枳壳、陈皮、厚朴、山楂等,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用于乳房胀痛,乳痈初起,可配伍银花、蒲公英、赤芍、乳香、没药等;用于寒凝肝脉,疝气腹痛,可配伍小茴香、吴茱萸、川楝子、乌药等。
2.理气宽中
本品味辛能行而长于止痛,除善疏肝解郁之外,还能入脾经,而有宽中、消食下气等作用,故临床上也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治疗脘腹胀痛、胸膈噎塞、噫气吞酸、纳呆,可配砂仁、甘草同用,如快气汤,或上方再加乌药、苏叶,如缩砂香附汤。
3.调经止痛
用于肝气郁滞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常配伍柴胡、当归、白芍、熟地、红花、五灵脂、川楝子、桃仁等,如定经汤(《傅青主女科》)。此外,香附子炒后为末,米饮送服,可治崩漏下血;其末以紫苏汤调下,可治胎动不安;与姜黄同为散剂内服,可治跌打损伤。
药理作用
含葡萄糖、果糖、淀粉、挥发油,亦含三萜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等。具有解热、降温、抗菌、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可以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胆汁分泌,保护肝细胞。此外还有强心、降低血压的作用。
鉴定储藏
香附子以个大、色棕褐、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禁忌人群
1.香附辛温散气,气虚体弱、阴虚津亏者慎用;
2.孕妇慎用;
3.肝郁化火、肝经热盛者亦不宜服用。
4.气虚无滞者慎服;
5.阴虚、血热者禁服。
药用注意
1.香附子辛香气浓,为血中之气药,善走能降。主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而疼痛者,气虚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胸胁胀痛、腹胀因气虚而致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2.辛苦燥散,有耗血伤阴之弊。凡有阴虚、血虚证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3.有助热升火之弊,月经先期属阴虚火旺,症见经血色红或紫,心烦,舌红,脉数者忌内服香附。
4.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5.胆道蛔虫病患者忌单独应用,因其有松弛胆道括约肌的作用,可能引起蛔虫进入胆道。
炮制用法
内服宜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做饼热熨。香附不宜久煎,久煎可破坏挥发油成分,降低药效。煎煮和服用时不宜接触铁器。
最佳吃法
1.制香附:把碾碎的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每香附粒100克,用黄酒、米醋各20克,砂糖6克) ,注意勿使香附接触铁器。
2.生香附: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
3.香附子香附与柴胡、郁金、延胡索、白芍等配伍,可疏肝理气止痛,可治胁肋脘腹胀痛者。
4.香附子与当归、川芎、熟地等配伍,可治肝气郁滞,适合经行愆期者。
5.香附子与赤芍、牡丹皮、益母草、当归等同用,以加强活血调经止痛之功,适合血热瘀阻、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者。
《本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又叫香附子、自《本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莎草的干燥根茎,又叫香附子、生香附、香附米、香附、附附出自《本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又叫香本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草纲目》,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又叫香附◎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