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ID:46758 / 打印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皮,又称广陈皮、苷皮、橘皮、红皮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

陈皮,又称广陈皮、苷皮、橘皮、红皮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入药以陈者为佳,故名陈皮。陈皮泡水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等功效。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痰湿阻滞,胃气上逆之呃逆、呕吐;痰湿壅滞之胸膈满闷、咳嗽气逆、痰多色白;解鱼、蟹毒。

1.理气健脾

本品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温而燥,故寒湿阻中之气滞证最宜用之。治疗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若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腹痛、呕吐、泄泻,可配藿香、苏叶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若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若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2.和胃止呕

本品善疏理气机、调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治疗呕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枣,如橘皮竹茹汤;若脾胃寒冷,呕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汤。

3.燥湿化痰

本品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治湿痰咳嗽,多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若治寒痰咳嗽,多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若脾虚失运而致痰湿犯肺者,可配党参、白术同用,如六君子汤。

药理作用

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甲基橙皮苷等。有祛痰、平喘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兴奋作用,能使心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消化系统,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抗胃溃疡、保肝、利胆溶石的作用;此外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杀虫的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陈皮煎剂副作用较小,临床应用相对安全。陈皮含有挥发油,忌久煎。水煎过久,可以破坏有效成分,影响药力。

对症验方

1.虚寒呕吐:陈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陈皮共煎水饮服每日1次。

2.肠胃不适、口臭:陈皮30g,每日2次水煎服。15天1个疗程。

3.健胃消食:山楂25克,陈皮15g,炒麦芽25g,水煎饮用。

4.泄泻下痢:陈皮15g,藿香10g。因虚者,加白术15g,茯苓10g,甘草5g;因实者,加枳实15g,厚朴10g,木香5g。水煎,去渣,温服。

5.干呕哕逆、手足厥冷:陈皮20g,生姜25g。水煎,去渣,温服。

适宜人群

适合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患者。

禁忌人群

1.性温,凡外感热病、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2.性燥,长期服用易伤津液。凡自汗、干咳、吐血等有津液耗伤性疾病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失眠患者慎用。

3.味辛,功能行气,消除积滞,凡气虚,乏力、气短等证者忌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4.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大便秘结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5.内服陈皮煎剂,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并对心脏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心律失常以及血压波动(高、低起伏)者忌过量久服陈皮;脑动脉硬化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

6.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7.功能行气,并对子宫平滑肌有一定作用,孕妇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不宜与呋喃唑酮等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同用,会发生“胺毒反应”;②不宜与酚妥拉明、妥拉苏林、酚苄明等α受体阻滞药同用,这类药会阻断陈皮的升压作用;③不宜与洋地黄等强心苷类同用,能增强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④不宜与一些西药制剂如碳酸钙、硫酸镁、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碳酸铋等同用,陈皮中含黄酮类成分可和这些药物形成络合物影响药物吸收。

饮食禁忌

忌性生冷、黏腻、易生痰的食物。

选购保存

以药材瓣大、整齐、表皮深红色、内皮白色、肉厚、油性大、香气浓郁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防霉、防蛀。

陈皮,又称广陈皮、苷皮、橘皮、红皮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红皮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入药以陈者为佳,,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入药以陈者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3-12-23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