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戟,又称下马仙、龙虎草、膨胀草、黄花大戟、天平一枝香、京大戟等,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大戟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
1.泻水逐饮
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胀满、胸腹积水、二便不通,常配伍芫花、甘遂、大枣,即十枣汤(《伤寒论》),亦可单用研末,装胶囊内吞服;用于痰饮积聚胸膈所致咳喘胁痛胸闷,常配伍甘遂、白芥子,即控涎丹(《三因方》)。
2.消肿散结
用于毒热壅结之痈疡肿毒、瘰疬痰核,煎服,并用鲜根捣烂外敷。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2.《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3.《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4.《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
5.《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6.《医学启源》:"泻肺。"
7.《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8.《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9.《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10.《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药理作用
含大戟苷、生物碱、树胶、树脂等。可刺激肠管,引起蠕动增加,产生泻下作用,大戟煎剂对实验性腹水大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大戟提取物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并能拮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从而能降低血压,此外还有兴奋离体妊娠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或熬膏敷;或煎水熏洗。
对症验方
1.急慢性肾炎水肿: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500g以食盐9g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使呈淡黄色,研成细末后,装入空心胶囊内。每次0.45~0.60g,每日2次,隔日1次,空腹以温开水送下,6~9次为1个疗程。
2.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化腹水:大戟鲜根适量,洗净,晒干,磨粉,以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内。成年人每次0.6~0.9g,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周,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已退,可选取人参养荣丸等中成药调理。
3.急性扁桃体炎:大戟1~3g,水煎,含服,一般用药2~3次即可获愈。
4.慢性咽炎:红芽大戟3g,含服,每日2次。
5.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消核膏(含红芽大戟、制甘遂各60g,白芥子24g,麻黄12g,生南星、生半夏、朴硝各45g,僵蚕、藤黄,山慈姑、土贝母各30g。加清油1000g,制成膏药。)厚贴患处, 3~5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2~4个月。
6.胸胁停饮、干呕短气、头痛目眩:京大戟、甘遂、芫花各等分,大枣10枚。将前3味中药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服0.5~1g,每日1次,大枣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用。
适宜人群
适合水肿胀满、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胸腹积水、痈疡肿毒等患者。
禁忌人群
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
选购保存
京大戟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红大戟以条大,肥壮,色紫红、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防霉、防蛀。
胀草、黄花大戟、天平一枝香、京大戟等,为虎草、膨胀草、黄花大戟、天平一枝香、京大戟等,为大戟科植物大、膨胀草、黄花大戟、天平一枝香、京大戟等◎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