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药公众号
随时掌握最新中草药知识

中草药资料网站

www.biaoyao.com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ID:46845 / 打印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头或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出自

中药附子,又叫乌头或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

功能作用

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适用于:①亡阳证;②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

药理作用

含消旋去甲基乌药碱,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能消炎;次乌头碱与乌头原碱能镇痛、镇静、抗心肌缺血缺氧,并促进血凝;乌头碱毒性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

典籍记载

1.《本草经集注》:"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

2.《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3.《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得蜀椒、食盐,下达命门。"

4.《本草汇言》:"若病阴虚内热或阳极似阴之证,误用之,祸不旋踵。"

用法用量

1.用法:宜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生用作用峻烈,宜于回阳救逆;熟用作用缓和,宜于补火助阳。应先煎30~60min以减弱其毒性,以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2.用量:入煎剂常用量3~15g。大量久服可产生中毒反应,可用甘草、绿豆煎服或甘草、黄连、犀角同煎解其毒。

临床应用

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两。(《伤寒论》四逆汤)

2.治伤寒阴盛格阳,其人必躁热而不欲饮水者:大附子一枚烧为灰,存性,为末;蜜水调服。(《传家秘宝方》霹雳散)

3.治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大附子三枚(炮裂,去皮脐)为末。每服三钱,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济生方》回阳散)

4.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干姜(研粗末)一两,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上合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局方》姜附汤)

5.治呕逆翻胃:大附子一个,生姜一个(细锉)。煮研如面糊,米饮下。(《经验方》)

6.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两(炮),郁金、橘红各一两。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酸枣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妇人醋汤下。(《宣明沦方》辰砂一粒丹)

7.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白汗,大腑滑泄:木香(不见火)半两,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济生方》玄附汤)

8.治休息痢及赤白痢: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鸡子二枚(去黄取白)。上二味,先将附子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时倾入沸汤内,煮数沸滤出,分作两眼,米饮下,空心、日午各一服。(《圣济总录》附子丸)

9.治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两(煨热),大附子(去皮脐)一两五钱。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莲肉煎汤下。(《纲目》)

10.治脾虚受湿发肿,一切虚肿:大附子十枚(生,削去皮,破四块),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软,去豆,焙干附子碾末,以薏苡仁粉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冬瓜汤或萝卜汤下。(《朱氏集验医方》)

11.治肿疾喘满,肿因积得,既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者:生附子一个(去皮脐,切片),生姜十片,入沉香一钱,磨水同煎,食前冷饮,小儿每服三钱,水煎服。(《朱氏集验医方》沉附汤)

12.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13.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咏沉者: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白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附子汤)

14.治中风偏废:附子一个(去皮脐),羌活、乌药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简易方论》羌活散)

15.治风寒流注,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大附子一个,生切四片,以姜汁一盏,浸炙,再浸再炙,汁尽乃止;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忌热物少时。(《三因方》必效散)

人群禁忌

1.附子为性温大热之品,凡外感风热或温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白内障患者忌用;牙周病患者忌用;副鼻窦炎、单纯性鼻炎、鼻出血患者忌用;肺结核、咯血、矽肺患者忌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忌用;喉癌、甲状腺癌、肺癌、胰腺癌患者忌用;失眠、神经衰弱患者慎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忌用;肛裂患者忌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忌用;更年期患者不宜单独服用。

2.附子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抑郁症患者慎用。

3.附子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4.附子低剂量使血压升高、大剂量先降后升。高血压患者不宜单味药服用,脑动脉硬化患者忌用,血管性头痛患者慎用。

5.附子药性峻烈,且有大毒,年老体虚者、孕妇禁服。

适宜人群

心律失常、高血压者。

配伍禁忌

1.中药禁忌

①地胆为之使,得花椒、食盐,下达命门;②恶蜈蚣;③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犀角;④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2.西药禁忌

①附子不宜与酚妥拉明、六烃季铵同用,后者可以阻断附子的升压作用;

②普萘洛尔、利舍平可部分阻断附子的作用,不宜同用;

③附子可以抑制嘌呤类药的效应,故不宜同用。

3.饮食禁忌

①畏绿豆、乌韭、童溲,不宜同服;

②忌豆豉汁、稷米;

③反河豚。

附子,又叫乌头或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出黑顺片、白附片,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又叫乌头或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出自《神农附子,又叫乌头或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出自叫乌头或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出自《神农本顺片、白附片,出自《

作者:标药网官方 @ 标药网   2023-12-24

标药网是一家 中草药专业资料网站 。

如果你想找偏方可以点击: 中医偏方 或想中医养生的,可以点击: 养生保健

中草药偏方切莫自行服用,请遵医嘱,本站概不负责!

与本文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