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藕节出自《药性论》,为睡莲科植物莲根茎的节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
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
别名
光藕节、藕节巴。
性味归经
甘、涩,凉。归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
功能:收敛止血,散瘀。
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等多种出血证。
药理作用
藕节含大量淀粉、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多酚化合物、鞣酸、天门冬酰胺、维生素C等,能缩短出血时间;其甲醇提取物能降血糖。
典籍记载
1.《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2.《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生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3.《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4.《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5.《纲目拾遗》:"藕节粉:开膈,补腰肾,和血脉,散瘀血,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6.《本草再新》:"凉血养血,利水通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捣汁,60克;或入散剂。
传统用法
1.治卒暴吐血:藕节七个,荷叶顶七个。上同蜜擂细,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或研末,蜜调下。(《圣惠方》双荷散)
2.治坠马血瘀,积在胸腹,唾血无数者:用生藕节捣烂,和酒绞汁饮,随量用。(《本草汇言》)
3.治鼻衄不止:藕节捣汁饮,并滴鼻中。(《纲目》)
4.治大便下血:藕节晒干研末,人参、白蜜煎汤调服10克,日二服。(《全幼心鉴》)
5.治小便热淋:生藕节、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盏,入蜜温服。(《纲目》)
6.治冻脚裂坼:蒸熟藕节捣烂涂之。(《纲目》)
7.治麦芒及尘土并物入眼不出:藕节一截,洗净捣烂,以帛子裹于眼上,挹取汁,落眼中。(《普济方》)
8.治眼热赤痛:取莲藕一个,连节,以绿豆入满其中空处,水数碗,煎至半碗,连藕食之。(《岭南采药录》)
9.治上焦痰热:藕节、梨汁各半盏,和服。(《简便单方》)
10.治红白痢:藕节500克,捣汁,和蜜糖,隔水炖成膏服。(《岭南采药录》
11.《本草汇言》:藕节,消瘦血,止血妄行之药也。邢元壁曰,《日华子》治产后血闷腹胀,捣汁,和热童便饮,有效,盖止中有行散之意。又时珍方治咳血、唾血、区血、吐血及便血、溺血、血淋、血崩等证,入四生钦、调营汤户,亦行止互通之妙用也。
12.《医林纂要》:藕节,止吐、舰、淋、痢诸血证。甘能补氏咸能软坚去疯,涩能敛散固精,又取其通而有节也。
13.《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14.《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主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15.《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16.《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17.《纲目拾遗》:藕节粉:开隔,补腰肾,和血脉,散疯级,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适宜人群
适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者等。
禁忌人群
1.性凉,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痛经患者忌用。
2.味涩收敛,各种出血症若有瘀血阻络或气血两虚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藕节甲醇提取物有降低血糖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
①不宜与维生素B1、抗生素、苷类、生物碱、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配伍应用,可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②不宜与异烟肼配伍应用,分解失效;
③不宜与酶制剂配伍应用,可改变性质,降效或失效;
④不宜与维生素B6配伍应用,可形成络合物,降效或失效。
药藕节出自《药性论》,为睡莲科植物莲根茎的节部,具茎的节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