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赤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野生品)、草芍药、川赤芍以根入药,又叫赤芍药、山芍药、草芍药。
药理作用
红芍药对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红芍药含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苯甲酸、鞣质、树脂、挥发油、β谷甾醇、三萜类等。能扩张冠状动脉,提高耐缺氧能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作用。有解痉作用。芍药苷具有镇静、抗炎、镇痛、解热及抗惊厥、抗溃疡和降压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酸、苦,微寒。归肝、心、脾经。清热凉血,活血,消肿止痛,祛瘀,清肝明目。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瘀腹痛,胸胁疼痛,痈疖疮疡。
适用于:
①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②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毒;③目赤翳障。
现代功效
降温,镇静,抗惊厥,镇痛,改善肺功能,降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状血管,抗心肌缺血,抗凝血、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增强耐缺氧能力,抗氧化,促进记忆力,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急性胃黏膜损伤,预防应激性溃疡,保肝,解痉,升血糖,弱抗炎,抗细菌,抗肿瘤,抗突变。
主治病症
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崩漏,淋证,带下,目赤肿痛,痈肿疮疡,头胸胁腹瘀血疼痛,癥瘕积聚,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仆损伤。
参考配方
1.痛经:红芍药、乌药、香附各10克,当归12克,延胡索6克,水煎服。
2.心绞痛:(赤槐丸)红芍药、槐花各12克,丹参10克,桃仁6克,没药3克。一日量,制成水丸,每日服12-20克。
3.肋间神经痛,赤白带下,腹痛:红芍药、香附各60克,研末,每服6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4.慢性肠炎,腹痛,大便带粘液:红芍药、萝卜樱各10克,枳壳、桔梗各6克,水煎服。
禁忌人群
1.阳虚、血虚无瘀之证,痈疽已溃者,血寒经闭不宜用。
2.味苦泻,易损伤脾胃,故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不宜大量久服。
3.有抗凝血作用,功能活血化瘀,出血性疾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经血过多或月经过期不净者慎用。
4.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5.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6.孕妇慎用。
7.肝功能不好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反藜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凉血宜生用,止血宜醋炒,活血宜酒炒。
临床应用
一、内科诸疾
1.重用红芍药治疗重症胆汁淤积型肝炎目前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药物很多,但多数前期显效,后期疗效不佳。解氏等根据其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红芍药,临床疗效显著。常用红芍药60~100g。湿热中阻,配伍大黄6g,栀子12g,茵陈30g,清半夏10g,黄芩12g,黄连9g;瘀血阻络,配伍三棱12g,莪术12g,当归15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6g;肝郁脾虚,配伍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柴胡12g,延胡索10g,香附9g;肝肾阴虚,配伍枸杞子12g,川楝子9g,麦冬12g,沙参15g,菊花6g,地黄10g。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再行下一疗程。停用原退黄药物如茵栀黄、苦参碱、熊去氧胆酸、维生素K1;静脉滴注保肝降酶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甘利欣。显效20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用药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4疗程。
瘀热壅滞系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以清热祛湿、凉血活血为法则。红芍药酸苦性寒,入肝脾二经,凉血活血。《药品化义》:“红芍药,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泄肝火,肝藏血,因此清热凉血”。《本草经疏》:“木芍药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本草纲目》:“红芍药,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治脏腑壅气,强五脏”。《本草图经》:“红芍药利小便散血,并有泻下作用”。近代关幼波提出“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的治疗主张。汪承柏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为重用红芍药是重度黄疸肝炎退黄行之有效的治法,可使90%左右的高黄疸肝炎患者获愈。同时认为红芍药每日用量超过药典量10倍而无不良反应。实验研究证明,红芍药解痉、扩张血管、镇静、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烷素A2(TXA2)合成而利于胆汁排泄;能增强肝细胞DNA的合成;降低门脉压等。在本次观察病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红芍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同时也发现临床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重用红芍药后,除黄疸日渐消退外,腹水、胃脘胀满、尿少诸症迅速改善。表明红芍药在保肝退黄方面有确切疗效。
2.重用红芍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陈氏重用红芍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取得较好疗效。在采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红芍药80~100g,葛根20~30g,丹参20g,茯苓15g,泽泻15g,郁金15g,柴胡15g,生地黄15g,当归20g,党参25g,黄芪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300ml,分3次口服,连服2个月。
中药红芍药、葛根主要可活血、化瘀、凉血,改善肝毛细血管的血循环;丹参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可改善血清蛋白的含量;茯苓可调解细胞免疫功能,调整保护抗体;柴胡有护肝、促进抗体产生、诱导干扰素的功能,党参、黄芪、泽泻具有益气健脾利湿功能;当归、黄芪相伍有益气养血之功,可提高肝细胞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3.首乌红芍药煎剂治疗冠心病患者接诊冠心病后,除心绞痛发作时,临时给予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外,其他药物一律停用。治疗用何首乌红芍药煎剂口服(何首乌12 g,红芍药15 g,加水200ml煎至100ml),每次50ml,早、晚各服1次,2周为1个疗程。有效者续服2至3个疗程;无效者改用其他药物。治疗80例,经治疗后显效者40例(50%);改善者28例(35%),其中26例心前区疼痛好转;无效者12例(15%),总有效率为85%。心电图变化显效者24例(30%),好转者29例(36%),无效者27例(34%);总有效率66%。
此8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属胸阳痹阻和心脉瘀阻者52例。何首乌具补益气血、止心痛之功效,红芍药具滋养、通达血脉、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作用,二药合用可扬其养血通痹之长,达祛瘀生新之目的,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疗效,且未检测出不良反应。
二、妇科诸疾
1.红芍药甘草汤治疗急性乳腺炎郭氏单纯使用红芍药甘草汤治疗急性乳腺炎40例,均在2~4天内治愈。处方:生红芍药3两,生甘草2两,加水500ml。煎取150ml,为头煎。再以同样方法煎取第二煎。相隔2~3小时服下,每日1剂。少者服1剂,多则3剂,即告治愈。适应证:投药时机必须掌握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即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乳房内肿块界限不明显,表面皮肤或为正常,或略带红色,有疼痛及压痛者。倘使乳腺炎已到后期,炎性浸润较广泛,或已有脓肿形成时,则不适于服用本方。
徐某,女,26岁,1964年5月13日21时因头痛发热、右侧乳房疼痛1天入院。右侧乳房之外上方有一界限不清之硬块,局部明显压痛,皮肤色泽未改变。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当晚23时许,给服红芍药甘草汤1剂,服药后随即吐出。于是重煎1剂,分次少量欲下,不久即入睡。服药后3小时,全身出汗,痛苦已减去大半。晨起时右侧乳房肿痛均消失,体温降至正常,除头晕乏力外,没有其他不适。第三天复诊时病已愈。
贺氏应用红芍药甘草汤治疗急性乳腺炎102例,疗效显著。主方:红芍药50g,甘草50g。加减法:局部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加黄芪30g,局部湿疹瘙痒者加地肤子20g,乳房结核伴乳腺炎者加穿山甲10g、昆布20g。服法: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3天为1个疗程。治疗102例,均在短期内治愈,用药最多者7剂,最少者2剂,平均3.5剂。
梁氏单纯应用红芍药甘草汤治疗急性乳腺炎15例,均为急性乳腺炎的早期。多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全部病例均在3~6天内治愈。生红芍药2两、生甘草1两,加水400ml。煎取100ml左右,为头煎。再以同样方法煎取第二煎。相隔2~3小时服下,每日1剂。本组病例少者服2剂,多者服6剂,即告痊愈。
临床见有服此汤(红芍药18g,生甘草15g)16剂后,乳痈虽已治愈,但却引起乳汁全无的报道。
秦氏自拟红芍药甘草橘叶汤治疗乳痈效佳。组成:红芍药90g,生甘草60g,鲜橘叶适量。将前2味加水煎熬2次混匀,分3次温服,鲜橘叶洗去灰尘研绒加甜酒(糯米酒)少许,炒热敷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4小时换药1次。用红芍药散邪行血,凉血逐瘀;生甘草泻火解毒,兼固正气。二药攻补相伍,具攻邪不伤正、补正不滞邪的特点,再佐橘叶行气解郁以散结。
曾某,女,25岁,医生。于1978年10月分娩,右乳房发现如核桃大小硬结,继则左乳房也起包块,逐渐增大,胀痛。诊之双乳房肿硬,局部皮肤发热而红,触之灼手,头晕头痛,舌微红苔白,口渴欲饮水,脉浮数。服上方1剂,诸症减轻,续进2剂而告痊愈。
2.红芍药蒲公英汤治疗急性乳腺炎红芍药30g,蒲公英90g,葛根30g,炙蜂房10g,炙僵蚕15g,郁金10g,生甘草15g。上方日1剂,水煎3次混合。分3次口服。治疗3天为1个疗程,60例中最多治疗6天。以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为痊愈,治疗3天,痊愈17例;治疗6天,痊愈50例,破溃4例,无明显好转6例,总治愈率83%。
王某,23岁,第一胎产后15天出现寒热,乳胀而就诊。查体:体温38℃,左乳房红肿,压痛,扪及肿块,诊断急性乳腺炎。见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属热毒蕴结、瘀血阻络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处方:红芍药20g,蒲公英90g,葛根30g,炙蜂房10g,炙僵蚕12g,郁金10g,黄芩12g,炮山甲10g,甘草15g,水煎,日1剂,分3次服用。服药4剂,病告痊愈。
红芍药清血散瘀结,泻肝火通经脉,且有抑菌作用;蒲公英苦寒长于清热解毒,能疏通阻塞之乳腺管,为治乳要药;葛根为阳明本经药,解肌舒筋,升发中焦之气;僵蚕尤于消肿散结,炙用性温不峻,用于孕妇最宜;炙蜂房解毒消肿、清热,而性不烈且毒性小;郁金活血消瘀且疏肝;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消除蜂房毒性,助葛根升脾胃之气。全方合用,疏肝通络、消毒化瘀之功显著,并且苦寒不伤胃,行血不碍阴,急性乳腺炎经用本方治疗,效果满意。
3.重用红芍药治疗乳痈红芍药40~60g,鹿角霜30g,全瓜蒌15g,蒲公英20g,连翘15g,生甘草6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若肝气郁结者加柴胡、白芍、青皮;热甚者加石膏、黄芩、金银花;口渴者加天花粉、麦冬;肿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偏血分热者加牡丹皮、生地黄等。治疗35例,痊愈33例,占94%;其中服2~3剂痊愈者21例,服4~6剂痊愈者12例。好转1例,无效1例,分别占3%。总有效率为97%。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热毒壅盛,气血阻滞,瘀热成痈。重用红芍药以清热凉血,散瘀消痈。故“治疮疡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也。”。可使热清瘀散,以达“消乳痈,防溃脓”之用,实乃疗乳痈必备之圣品也。同时常配瓜蒌、蒲公英、连翘以清热解毒,散结消痈。鹿角霜一则取其活血之功,合红芍药以散瘀消痈;二则取其温热之性,与诸寒药相伍,使清热而无凉遏之虞;三则取其补虚扶正之能,以免虚虚之戒,更适宜于产后使用。诸药合用,可使清热凉血、散瘀消痈之力倍增,故对乳痈初起属热壅血瘀者,无不应手取效。但对乳痈的成脓期和溃后期不宜使用。
科芍药属植物芍药(野生品)、草芍药、)、草芍药、川赤芍以根入药,又叫赤芍药、山芍药、草芍药。属植物芍药(野生品)、草芍药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野生属植物芍药(野生品)、草芍药、川赤芍以根入药,又叫赤药(野生品)、草芍药、川赤芍以根入药,又叫赤芍药、山芍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野生◎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