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紫花地丁出自《本草纲目》,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铧头草、光瓣堇菜、犁头草。本品根茎如钉,直插地下,其花色紫,故名紫花地丁。以叶绿、根黄者为佳。生用,或用鲜品。生活中常用紫花地丁泡水喝。
性味功用
苦、辛,寒。归心、肝经。中医认为其性寒,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具有凉血消肿的功效。煎剂内服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等症;捣烂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其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抗细菌,抗病毒,解热,消炎,扩张血管,降血压。主治疔疮痈肿,痄腮,瘰疬,丹毒,乳痈,肠痈,湿热泻痢,黄疸,目赤肿痛,喉痹,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甙类黄酮类、蜡蜡酸、有机酸糖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皂甙、植物甾醇鞣质。
本品含苷类、黄酮类。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及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解热、消肿、消炎等作用。
药典精要
《要药分剂》:“紫花地丁,《本草纲目》止疗外科症,但古人每用治黄疸、喉痹,取其泻热除湿之功也;大方家亦不可轻弃。”
《本经逢原》:“地丁,有紫花白花两种。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其花紫者茎白,白者茎紫,故可通治疔肿,或云随疔肿之色而用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食用方法
春秋季采摘嫩茎叶,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入水中略微焯一下,捞出后可凉拌,或与其他菜品一起炒食,也可与肉类一起炖汤。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抑菌的功效。
临床应用
1.治疗扁桃体炎
中医学认为急性扁桃体炎是由风热邪毒壅闭咽喉所致,称之为“风热乳蛾”。治当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消散郁结。紫花地丁性寒、味苦辛,取其苦寒以清泄热毒,取其辛味,以发散风热、消散郁结,使乳蛾自消。
患者,女,18岁,1天前出现咽喉肿痛,干燥灼热,吞咽困难,伴发热恶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温38℃,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即予紫花地丁40g,嘱其水煎2次,混合后1天内频频服完,服时缓缓咽下,以延长药液在咽部的停留时间,使药物较持久的作用于病灶处,增强其抗菌消炎的作用。次日,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天,痊愈。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治疗时,在辨证的基础上也可酌加紫花地丁15~30g,对肿大的扁桃体有很好的消散作用。
2.调醋外敷
治疗痄腮常规处理患部,取鲜紫花地丁100g,捣成泥状,加入食醋少许,调匀,涂布在纱布上,并贴于患处,加以固定。一般1天1换药,重者1天换2次药。21例患者贴敷其药,局部即觉清凉,热痛显著减轻,1天后热退、肿痛减轻者11例。21例患者均在3天内痊愈,用药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亦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疡医誉它为治痈要药;食醋止痛收敛。二药合用贴敷局部,其功效可达全身,从而阻止邪毒妄传,清热毒,散瘀结,除肿痛,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3.治疗腮腺炎
将紫花地丁及蒲公英鲜品捣烂为糊,用两层纱布包裹好、展平敷于患处,若无鲜品可用干品各10~15 g,鸡蛋清调为糊状,同法敷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7天1个疗程,一般2~3天肿胀减轻,5~7天痊愈。
紫花地丁加雄黄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佳。取鲜紫花地丁全草(或干品浸透)100~250g洗净,加雄黄约0.5g,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次敷1~2小时,每日2次。治疗期间忌食酸、甜及干燥食物。治疗87例,其中17例因体温超过39.5℃而加用复方柴胡注射液2ml,每日2次肌注。全部患者均治愈,其中用药2天而愈者33例,3天而愈者41例,余均在5天内治愈。
4.治疗静脉炎
采用中草药紫花地丁泥治疗静脉炎,经临床50例患者共82次的观察,疗效良好。方法:取紫花地丁150g,加温开水20ml,用手指揉搓,待草药变烂,发黏即可。将处理过的紫花地丁泥外敷于静脉炎处,穿刺针眼处用酒精棉球覆盖,最后外加纱布保护。按上述方法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经临床观察,紫花地丁泥治疗静脉炎外敷1天后即可消除红肿,疼痛减轻;2~3天后即可消除条索状静脉。
5.蒲公英治疗蜂窝织炎
局部清洁后,取鲜嫩的紫花地丁草适量,放在清洁容器内捣烂,见草绿色汁溢出即可敷患处,范围稍大于红肿面积,外用清洁菜叶轻包扎,严禁挤压。每日早、晚换药各1次,1~3天为1个疗程,另取紫花地丁蒲公英各20~30g,或鲜品各60g,洗净加水350ml,猛火煎5~6分钟,滤汁250ml,头煎,二煎混合液分2次饭前温凉服,每次250ml(患儿酌减),2次间隔时间4~5小时。35例均治愈,其中20例经局部外敷用药3天(6次),加内服煎剂3剂后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功能恢复。15例全身症状消失,局部功能好转。按上述方法用药2天而痊愈,治愈率100%。
6.治疗疖肿
取新鲜紫花地丁300~500g,洗净,除去多余水分,加入食盐3~5g,捣烂成糊状备用。使用时,洗净患处,常规消毒皮肤,根据患处部位大小,取适量药糊敷于患处,以较细密的敷料包扎固定。每日换药2次。治疗36例,敷药第2天红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疼痛减轻。22例经治疗4天痊愈,14例分别于第6天、8天痊愈。局部不留瘢痕,无不良反应。
7.治疗真菌性外阴阴道炎
选用中药紫花地丁、马鞭草各30g,煎液灌洗外阴及阴道(每日1剂),治疗48例真菌性外阴阴道炎。痊愈4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100%。
唐某,34岁。外阴奇痒四个半月,时轻时重,1981年7月10日因西药治疗不效而就诊。查大小阴唇红肿,小阴唇外侧表皮搔破二处,有黏液样分泌物,阴道黏膜充血。化验白带真菌阳性。处以马鞭草、紫花地丁各30g,煎液灌洗并坐洛。3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用6剂痊愈。随访未再复发。
紫花地丁、马鞭草具有消炎、燥湿、杀虫、止痒作用,药力专而效宏,无不良反应。曾用于2例妊娠妇女,均未引起流产和早产。
8.治疗褥疮
蒲公英50克、地丁50克、银花50克、罂粟壳5克,赤石脂40克,将五味药材研成粉末,用50度的白酒适量,调成糊状,平敷患处。
用药禁忌
1.性寒,凡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长期腹泻者禁多量久服。
3.风寒感冒、病毒感冒、肠炎患者宜食。
4.阴疽漫肿无头慎服。
本草纲目》,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纲目》,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铧《本草纲目》,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本草纲目》,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铧头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花地丁出自《本草纲目》,为堇菜科植物紫◎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