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北柴胡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临床常配伍应用,总结其有疏郁、升清、散邪、清热之功。
功能主治
1.疏郁
北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又谓:“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能疏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正说明柴胡有疏郁作用。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月经不调之症。
2.升清
北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李东垣云:“北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3.散邪
北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所重视,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北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平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4.清热
北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5.护肝
北柴胡对人类的肝脏还有明显保护作用,它能降低转氨酶,而且能减少药物和刺激性物质,对人类肝脏的损伤,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提高肝脏解毒功能,能把人们适量服用北柴胡,还能加快胆汁分泌能加快胆汁酸代谢,它对维持人类肝胆功能稳定也有很大的好处。
传统应用
1.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北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北柴胡饮)
2.治疟疾,寒多热少,腹胀:北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6克。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3.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北柴胡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书》北柴胡疏肝散)
4.治黄疸:北柴胡(去苗)30克,甘草0.3克。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孙尚药方》)
5.治积热下痢不止:北柴胡、黄芩各12克。水煎服。(《圣惠方》)
用量用法
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1.性凉而升发,故肝阳上亢,阴虚火旺、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2.升举阳气,单味多服可以加重体虚气升的呕吐,故神经性呕吐、幽门梗阻者禁单味药长期服用。
3.轻清气薄,升散而燥,神经性头痛者及高血压头晕痛者忌单味药长期服用;阴虚火炽虚烦失眠,阴虚咳嗽、口舌糜烂者忌单味药长期服用。
4.能升高血糖,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5.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低血压患者以及心功能不全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应用。
适宜人群
感冒发热、月经不调、肝郁气滞者。
配伍禁忌
1.北柴胡含槲皮素,不宜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如氢氧化铝制剂、钙制剂、亚铁制剂等同用,可以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2.维生素C可以将北柴胡所含苷类分解成为苷元和糖,从而影响疗效,故不宜同用。
不宜同食
铝、钙、亚铁、锌、铋、镁等制剂、维生素C
北柴胡中含有槲皮素,如果和铝、钙、亚铁、锌、铋、镁等制剂一起服用,可以形成金属离子络合物,从而影响肠道吸收,降低疗效,故忌同服。维生素C和北柴胡同用,可将北柴胡所含的的皂苷类分解成为苷元和糖类,从而影响疗效的发挥,因此应避免联用。
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