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射干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别名
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本品有清肺泻火、利咽消肿之功,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若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可单用,如射干汤;或与升麻、甘草等同用。若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常与荆芥、连翘、牛蒡子同用。
2.降气消痰
本品善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常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药同用,治疗肺热咳喘,痰多而黄;若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等药配伍,则可治疗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如射干麻黄汤。
药理作用
射干主要含有射干定、鸢尾苷、鸢尾黄酮苷、鸢尾黄酮等。
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腺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有抗炎、解热及止痛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入丸、散;或鲜品捣汁。
外用:适量,或研末吹喉;或捣烂敷。
对症方剂
1.慢性咽炎:玄参25g,麦冬、射干各30g,桔梗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流行性腮腺炎:射干鲜根9~15g,加水适量煎煮后,于饭后服用,每日2次。
3.阳痿:射干、甘松各3g,研末,于行房前1小时用白酒冲服。
4.慢性鼻窦炎 :射干30~40g,山豆根15g,柴胡6g,辛夷、栀子、薄荷各10g,细辛3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
5.咳而上气:射干、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g,麻黄、生姜各12g,五味子6g,大枣7枚,半夏25g。先煮麻黄两沸,去浮沫,再放入其余中药,煎煮取汁,分成3份,温服。
6.喉痹肿痛:射干、生地黄各5g,桔梗、连翘、黄芩、贝母、玄参、甘草、牛蒡子各35g,荆芥2.5g。水煎服。
7.跌打损伤:鲜射干根茎37.5g,捣烂外敷患处。
8.乳痈初肿:射干、萱草各适量。将射干和萱草研成细末,用蜂蜜搅拌均匀,每次服用10g,每日3次。
9.宣肺透疹、清热利咽:射干、黑参、连翘、荆芥、鼠粘子各等分,甘草减半水煎,去渣,温服。
10.腹部积水、皮肤发黑:射干适量。射干捣汁,服一杯,温水送服。
适宜人群
适合咽喉肿痛、痰盛咳喘者等。
禁忌人群
1.性味苦寒,大量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肝硬化、慢性肝炎者忌服。
2.孕妇、先兆流产者禁服。
不宜同用
不宜与温补助阳的药物同用,以免影响药效。
药射干出自《神农本草出自《神农本草经》,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根状茎◎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