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药山芝麻又叫山油麻、岗脂麻、假油麻。为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广泛分布于两广、海南、云、贵、川、福建、江西及东南亚。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气徽香,味苦、微涩。山芝麻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的功效。
功能作用
苦,寒。有小毒。入肺、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热病高热、咽喉肿痛、热毒疮肿、湿热泻粒近用于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喉炎、腮腺炎、麻疹;外用于蛇咬伤、外伤出血。根研粉,茶油调涂患处治湿疹、痤疮,酒调涂治蛇伤。鲜叶捣敷治腮腺炎。
现代研究
根含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谷甾醇。另含黄酮类、酚类、鞣质。
主要药理作用有:体外实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典籍记载
1.《生草药性备要》:"根:治疮,去毒,止血,埋口;又能开大肠,食多大便必快。"
2.《广州植物志》:"叶:捣烂敷患处,治疮毒。"
3.《福建民间草药》:"去瘀生新,消痈解毒。"
4.《南宁市药物志》:"解表清热,治痧气,热性感冒,毒疮。"
5.《泉州本草》:"清热止渴,祛痰止咳。治肺病,瘰疬。"
常用量
保健用为凉茶料。常用量9~15g。
食用注意
1.值得注意的是,本品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泄泻,故应很好掌握用量。
2.孕妇慎用,虚寒证不用。
配伍应用
1.配菊花
山芝麻味辛微苦。性凉,辛散苦降、泻火解毒,且能清热解表。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善清上焦风热,且能平肝息风,解毒消肿。二药伍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奏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及痈疽肿痛等。
2.配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轻宣疏散,清热解毒之效,且能清肠止痢;山芝麻味苦性凉,苦寒降泻,清热解毒。二药相伍,功效益彰,使清热解毒之力增强,主治痢疾,痈肿疮毒疗效最佳。
3.配秦艽
秦艽味辛能散,味苦能泄,长于祛风除湿,和血舒筋,且有退骨蒸劳热之效,善疗周身酸痛烦热。风湿热痹;山芝麻辛苦微凉,辛散祛风,苦寒降泄,除湿长于清热解毒。二药伍用,相使相助,加强疏散湿热通湿滞,散热结,舒筋络,利关节之功。临床用于腰腿筋肉拘挛疼痛,关节肿胀不利,风湿痹痛等。
4.配桂枝
山芝麻苦辛,苦能降泄,辛能散能通,善泄经络之湿淫,因其性寒,偏热者用之为宜,桂枝辛甘发散,性温通经,除痹止痛,又能温阳化气.利水除湿。山芝麻得桂枝之作,变寒为热,二药配伍,相使相助,加强祛风除湿,除痹止痛的作用,旦可邋阳化气,利水消肿,常用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的痹证,对于下肢疼痛重着兼有肿胀之湿胜着痹者,最为适宜。
5.配大青叶
大青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效,作用偏于全身,山芝麻辛散苦降,泻火解毒。二药相伍,相得益彰,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增强,用治痄腮,痈肿疗效甚佳。
临床应用
1.治外感痧气,阳黄疸,热疟:山芝麻、古羊藤根、两面针等分。共磨粉。每服一钱。开水送下,日服二、三次。(《广西药植图志》)
2.治痢疾:鲜山芝麻一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3.治风湿痛:山芝麻根二两,黄酒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风毒流注:鲜山芝麻一至二两。洗净切碎,鸭蛋一枚,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5.治痈疽肿毒:鲜山芝麻叶。捣敷。(《福建民间草药》)
6.治痄腮:山芝麻叶二至三两。捣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7.治睾丸炎:鲜山芝麻七至八钱。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8.治肺痨咳嗽:鲜山芝麻根三至五钱。洗净切片,和冰糖适量加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9.治骨结核病:山芝麻根一两,和小雄鸡一只(去肠内杂物),酌加清水炖熟,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10.治淋巴结核:山芝麻根二两。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11.治毒蛇胶伤:山芝麻根二至三两。用酒煎饮;另搽擦患处。(《岭南草药志》)
12.治漏管:山芝麻根二两,羊肉半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志》)
13.治肠炎腹泻:山芝麻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4.治湿疹:山芝麻干根研粉,米酒调涂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5.治乳痈:山芝麻鲜稂一两。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6.治蛇头疔:山芝麻鲜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广泛分布于两广、海南、云麻。为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广泛分麻、假油麻。为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广泛分布于两广麻。为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广泛分布于山油麻、岗脂麻、假油麻。为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梧桐科山芝麻的干燥根。中药山芝麻又叫山油麻、岗脂麻、假油麻。为梧桐科山◎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