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丁香油,中药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暖胃,降逆,温肾,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胀痛,呃逆,吐血,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性味归经
辛、甘,热。归脾、胃、肾经。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10m。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组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萼肥厚,绿色后变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状,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分布区域
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原产马来群岛及非洲。
功能
本品具有暖胃、降逆、温肾、止痛的功效。
主治
胃寒胀痛,呃逆,吐血,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药理作用
1.促进消化;
2.止痛;
3.抑菌;
4.静注丁香油酚有麻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抗惊厥作用;
5.对蛔虫有麻痹或杀死作用。
医家论述
论丁香油香烈,温散力强
1.祝穆:“丁香油治瘰疬,化核膏用之,取其香烈直透经络,辛以散结滞耳。”(《纲目拾遗》引《祝穆试效方》)
2.赵学敏:“丁香油,透关窍,祛寒,力速于丁香。”(《纲目拾遗》)
用法用量
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
外用:适量,涂擦。
配伍应用
1.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用丁香油擦透中脘。(《纲目拾遗》引金御乘方)
2.治胃寒痛:滴少许丁香油入煎药,或和好酒服,或以丁香油涂脐上痛处。(《纲目拾遗》)
3.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纲目拾遗》)
4.散臌痞:丁香油涂脐。(《纲目拾遗》)
5.治痛痹:丁香油擦痛处。(《纲目拾遗》引金御乘方)
6.治口臭:丁香油揩牙。(《纲目拾遗》)
7.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汤服。(《纲目拾遗》)
8.治虫蛀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中药大辞典》)
使用禁忌
实火、阴虚火旺者禁服。
性状鉴别
本品为淡黄或无色的澄明油状体,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相对密度为1.038-1.060。
中药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