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罗汉松实,中药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D.Don和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D.Donvar.makiEndl.的种子及花托。罗汉松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短叶罗汉松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具有行气止痛,温中补血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疼痛,血虚面色萎黄。
别名
土杉、人石树、罗汉杉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胃、肝经。
形态特征
1.罗汉松:又名长青、罗汉杉、土杉。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枝叶稠密。叶螺旋状排列,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cm,宽7-10mm,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著突起,下面带白色、淡绿色,中脉微突起。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3-5(稀7)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长3-5cm;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球形,径长1-1.2cm,熟时肉质假种皮紫色或紫红色,有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梗长1-1.5cm。花期4-5月,种子8-9月成熟。2.短叶罗汉松:又名短青、小罗汉松、小叶罗汉松、短叶土杉。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枝条向上斜展。叶短而密生,长2.5-7cm,宽3-7mm,先端钝或圆。
功能
本品具有行气止痛、温中补血的功效。
主治
胃脘疼痛,血虚面色萎黄。
药理作用
抑制白血病P-388细胞。
医家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益气补中。”
2.《福建药物志》:“温中行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
配伍应用
1.治胃痛:罗汉松果实、南五味子根各9g,香橼6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血虚面色萎黄:罗汉松子15g,桂圆肉9g。煎服。(《安徽中草药》)
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类圆形或斜卵圆形,长8-11mm,直径7-9mm。外表灰白色或棕褐色,多数被白霜,具突起的网纹,基部着生于倒钟形的肉质花托上。质硬,不易破碎,折断面种皮厚,中心粉白色。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连同花托一起摘下,晒干。
松实,中药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Pod科植物罗汉松Podocarpusmacr◎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