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南五味子,中药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性味归经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很少在叶背脉上有稀疏细柔毛。冬芽、芽鳞具长缘毛,先端无硬尖,小枝红褐色,距状短枝或伸长,具颇密而凸起的皮孔。叶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有时圆形,很少椭圆形,长(3)5-11厘米,宽(1.5)3-7厘米,先端短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干膜质边缘至叶柄成狭翅,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灰绿色,有白色点,1/2-2/3以上边缘具疏离、胼胝质齿尖的波状齿,上面中脉稍凹入,侧脉每边4-5条,网脉密致,干时两面不明显凸起;叶柄红色,长1-3厘米。花生于近基部叶腋,花梗纤细,长2-4.5厘米,基部具长3-4毫米的膜质苞片,花被片5-9,橙黄色,近相似,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中轮的长6-12毫米,宽4-8毫米,具缘毛,背面有腺点。雄花:雄蕊群倒卵圆形,径4-6毫米;花托圆柱形,顶端伸长,无盾状附属物;雄蕊11-19(23),基部的长1.6-2.5毫米,药室内侧向开裂,药隔倒卵形,两药室向外倾斜,顶端分开,基部近邻接,花丝长约1毫米,上部1-4雄蕊与花托顶贴生,无花丝;雌花:雌蕊群卵球形,直径5-5.5毫米,雌蕊30-60枚,子房近镰刀状椭圆形,长2-2.5毫米,柱头冠狭窄,仅花柱长0.1-0.2毫米,下延成不规则的附属体。聚合果果托长6-17厘米,径约4毫米,聚合果梗长3-10厘米,成熟小桨红色,长8-12毫米,宽6-9毫米,具短柄;种子长圆体形或肾形,长约4毫米,宽3-3.8毫米,高2.5-3毫米,种脐斜V字形,长约为种子宽约1/3;种皮褐色光滑,或仅背面微皱。花期4-7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东北部。
功能
本品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主治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2~6g。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药材性状: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药性鉴别醋南五味子:收敛作用增强。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