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苦竹叶,中药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的嫩叶。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经。
形态特征
苦竹,又名伞柄竹。竿高3-5米,粗1.5-2厘米,直立,竿壁厚约6毫米,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后渐转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下部稍扁平,通常长27-29厘米,节下方粉环明显;节内长约6毫米;竿环隆起,高于箨环;箨环留有箨鞘基部木栓质的残留物,在幼竿的箨环还具一圈发达的棕紫褐色刺毛;竿每节具5-7枝,枝稍开展。箨鞘革质,绿色,被较厚白粉,上部边缘橙黄色至焦枯色,背部无毛或具棕红色或白色微细刺毛,易脱落,基部密生棕色刺毛,边缘密生金黄色纤毛;繸耳不明显或无,具数条直立的短繸毛,易脱落而变无繸毛;箨舌截形,高约1-2毫米,淡绿色,被厚的脱落性白粉,边缘具短纤毛;箨片狭长披针形,开展,易向内卷折,腹面无毛,背面有白色不明显短绒毛,边缘具锯齿。末级小枝具3或4叶;叶鞘无毛,呈干草黄色,具细纵肋;无叶耳和箨口繸毛;叶舌紫红色,高约2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2-2.9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表面淡绿色,生有白色绒毛,尤以基部为甚,次脉4-8对,小横脉清楚,叶缘两侧有细锯齿;叶柄长约2毫米。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具3-6小穗,侧生于主枝或小枝的下部各节,基部为1片苞片所包围,小穗柄被微毛;小穗含8-13朵小花,长4-7厘米,绿色或绿黄色,被白粉;小穗轴节长4-5毫米,一侧扁平,上部被白色微毛,下部无毛,为外稃所包围,顶端膨大呈杯状,边缘具短纤毛;颖3-5片,向上逐渐变大,第一颖可为鳞片状,先端渐尖或短尖,背部被微毛和白粉,第二颖较第一颖宽大,先端短尖,被毛和白粉,第三、四、五颖通常与外稃相似而稍小;外稃卵状披针形,长8-11毫米,具9-11脉,有小横脉,顶端尖至具小尖头,无毛而被有较厚的白粉,上部边缘有极微细毛,因后者常脱落而变为无毛;内稃通常长于外稃,罕或与之等长,先端通常不分裂,被纤毛,脊上具较密的纤毛,脊间密被较厚白粉和微毛;鳞被3,卵形或倒卵形,后方一片形较窄,上部边缘具纤毛;花药淡黄色,长约5毫米;子房狭窄,长约2毫米,无毛,上部略呈三棱形;花柱短,柱头3,羽毛状。成熟果实未见。笋期6月,花期4-5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心、利尿明目、解毒的功效。
主治
热病烦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疮,目痛,失音,烫火伤。
药理作用
降血糖作用。
医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烦热,解毒,退小儿潮热,煅(末敷)汤火伤。”
2.《安徽中草药》:“清心火。”
3.《全国中草药汇编》:“解渴利尿。主治口渴,尿少色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配伍应用
1.治卒失声,声噎不出:浓煮苦竹叶服之。(《补缺肘后方》)
2.治小儿头疮,耳上生疮:竹叶烧末和猪脂涂上。又以鸡子白敷之亦妙。(《子母秘录》)
3.治卒得恶疮不识者:烧苦竹叶和鸡子黄敷。(《孙真人食忌》)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干燥叶多呈细长卷筒状。展开后叶片为披针形,长6-12cm,宽10-15mm。先端尖锐,基部圆形,叶柄长6-10mm,上面灰绿色,光滑,下面粗糙有毛,主脉较粗,两侧脉8-16条。边缘的一侧有细锯齿。质脆而有弹性。气弱,味微苦。以叶嫩色绿、卷成筒状者为佳。饮片性状:呈不规则的段,余参见“药材性状”项。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苦竹叶,中药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