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苦木根,中药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根或根皮。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急性胃肠炎,痢疾,胆道感染,蛔虫病,疮疖,疥癣,湿疹,烫伤,毒蛇咬伤。
性味归经
苦,寒。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紫褐色,平滑,有灰色斑纹,全株有苦味。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小叶9-15,卵状披针形或广卵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除顶生叶外,其余小叶基部均不对称,叶面无毛,背面仅幼时沿中脉和侧脉有柔毛,后变无毛;落叶后留有明显的半圆形或圆形叶痕;托叶披针形,早落。花雌雄异株,组成腋生复聚伞花序,花序轴密被黄褐色微柔毛;萼片小,通常5,偶4,卵形或长卵形,外面被黄褐色微柔毛,覆瓦状排列;花瓣与萼片同数,卵形或阔卵形,两面中脉附近有微柔毛;雄花中雄蕊长为花瓣的2倍,与萼片对生,雌花中雄蕊短于花瓣;花盘4-5裂;心皮2-5,分离,每心皮有1胚珠。核果成熟后蓝绿色,长6-8毫米,宽5-7毫米,种皮薄,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9月。
分布区域
黄河以南各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主治
感冒发热,急性胃肠炎,痢疾,胆道感染,蛔虫病,疮疖,疥癣,湿疹,烫伤,毒蛇咬伤。
医家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清热燥湿,健胃杀虫。内服能驱蛔,外用治疗疥癣。”
2.《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治风湿关节痛。”
3.《湖南药物志》:“(根皮)消炎抗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30g;或研末。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涂敷;或浸酒搽。
配伍应用
1.治感冒高热,急性胃肠炎:(苦木)根15-30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2.治菌痢:(苦木)根9-12g。研粉,分3-4次吞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蛔虫腹痛:(苦木)根30g。水煎,冲黄酒、红糖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使用禁忌
本品有一定毒性,内服不宜过量,孕妇慎服。
《广西本草选编》:“根皮有毒,食过量引起咽痛、胃痛、呕吐、下泻、眩晕、抽搐,严重者休克。”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剥取根皮,切段晒干。
木根,中药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药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根,中药材。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科植物苦木Picra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