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广东土牛膝,中药材。为菊科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chinenseL.的根。具有清热利咽,凉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白喉,吐血,血淋,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别名
斑骨相思、土牛滕、多须公、六月霜、白须公、牛舌大黄、小罗伞、六月雪、石辣、白花姜、白花泽兰
性味归经
苦、甘,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可达1.5m。根多数,细长圆柱形,根茎粗壮。茎上部或花序分枝被细柔毛。单叶对生;有短叶柄;叶片卵形、长卵形或宽卵形,长3.5-10cm,宽2-5cm,先端急尖、短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及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总苞狭钟状;总苞片3层,先端钝或稍圆;头状花序含5-6小花,花两性,筒状,白色,或有时粉红色;花冠长5mm。瘦果圆柱形,有5纵肋,被短毛及腺点,冠毛1列,刺毛状。花期6-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利咽、凉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咽喉肿痛,白喉,吐血,血淋,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试管稀释法,煎剂1∶8-1∶16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50%煎剂以每日1ml灌胃3d,对豚鼠皮内注射白喉杆菌培养液0.1ml有防止局部红肿坏死的作用。50%煎剂与白喉杆菌培养液各1ml混和,保温37℃10h,再以0.2ml接种豚鼠皮内,4d内局部无炎症反应发生。100%酊剂1ml与白喉毒素2个最小致死量,混和后给豚鼠皮下注射,有一定保护作用,酊剂中和白喉毒素作用强于煎剂。试管稀释法,酊剂1∶32-1∶64对白喉杆菌、1∶32对溶血性链球菌、1∶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酊剂抑菌作用强于煎剂。
2.其他作用:广东土牛膝中分离得到一种在体内具有抑制人宫颈鳞癌(HeLa)细胞活性的物质。
医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壮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
2.《本草求原》:“壮筋骨,健腰膝,理跌打。”
3.《岭南采药录》:“为收敛药及利小便药,清血消毒。又散血止痛,理脚气,用其根煎酒服。凡病腿足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用此草捣烂,和马钱子及旧铁锈磨水,豆腐渣调匀,微温敷之。又治男妇诸淋,小便不通,用土牛膝连叶以酒煎服数次,血淋尤验。”
4.《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外敷消红肿。”
5.《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白喉,扁桃体炎,咽喉炎,感冒高热,麻疹肺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配伍应用
1.治喉痛、单双喉蛾:六月雪鲜根250g。捣烂榨取自然汁,加盐少许;或和熊胆皮、甘草适量,煎浓汁。缓绶吞咽,并留一部分含漱。
2.预防白喉:土牛膝干根粗末9-15g。经3次水煎,收集过滤浓缩成为浓缩液。分1-3次服,连服4d为1个预防用量。如疫情未扑灭,药后15d,可服第2个预防用量。(1-2方出自《岭南草药志》)
3.治血淋:六月雪60g。加少量米酒,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4.治汤火伤:六月雪煎取浓汁。冷敷患处。
5.治毒蛇咬伤:六月雪根酒浸液,外涂红肿处;另用六月雪、山芝麻、金锁匙、走马风各9g,水酒各半煎服。(4-5方出自《岭南草药志》)
6.治黄疸:泽兰根30g,赤小豆30-60g。水煎代茶饮。(《江西草药》)
使用禁忌
孕妇禁服。
性状鉴别
根呈须状圆柱形,长10-35cm,最长可达50cm,直径0.2-0.4cm,外表黄棕色。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略有甘草气,味淡。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