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文殊兰,中药材。为石蒜科文殊兰属植物文殊兰CrinumasiaticumL.var.sinicumBak.的叶或鳞茎。植物文殊兰,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具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咽喉炎,跌打损伤,痈疖肿毒,蛇咬伤。
别名
罗裙带、水蕉、朱兰叶、海蕉、白花石蒜
性味归经
辛、苦,凉。
形态特征
植物文殊兰,别名文珠兰、十八学士《广州植物志》,文兰树、牛黄伞、千层喜、秦琼剑《植物名实图考》,白花石蒜《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多年生粗壮草本。鳞茎长柱形。叶20-30枚,多列,带状披针形,长可达1米,宽7-12厘米或更宽,顶端渐尖,具1急尖的尖头,边缘波状,暗绿色。花茎直立,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10-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6-10厘米,膜质,小苞片狭线形,长3-7厘米;花梗长0.5-2.5厘米;花高脚碟状,芳香;花被管纤细,伸直,长10厘米,直径1.5-2毫米,绿白色,花被裂片线形,长4.5-9厘米,宽6-9毫米,向顶端渐狭,白色;雄蕊淡红色,花丝长4-5厘米,花药线形,顶端渐尖,长1.5厘米或更长;子房纺锤形,长不及2厘米。蒴果近球形,直径3-5厘米;通常种子1枚。花期夏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
功能
本品具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
咽喉炎,跌打损伤,痈疖肿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2.抗菌抗病毒作用。
3.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
4.细胞毒作用。
医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敷疮,用酒糟或蜜糖捶叶敷患处。煲水洗外痔。”
2.《纲目拾遗》:“治折伤损手足者,取叶火煨微热,贴之即愈。”
用法用量
内服:3-9g。
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配伍应用
1.治腰痛,鲜文殊兰叶1片。放开水内约2分钟取出,捆包在腰上。(《湖南药物志》)
2.治脚手关节酸痛,鲜文殊兰叶,切碎调麻油,以春稻草燃烧烘热,后退温贴患处,每日一换。(《泉州本草》)
使用禁忌
内服宜慎;寒疽禁用。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多用鲜品或洗净晒干。
物文殊兰CrinumasiaticumL.var.sini殊兰属植物文殊兰Crinumasiati◎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