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三裂叶犁头尖,中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尖Typhoniumtrilobatum(L.)Schott的块茎。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各省区的热带地区。具有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毒蛇咬伤,疔疮。
别名
马蹄犁头尖、山半夏、野半夏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肝、肾经。
形态特征
马蹄犁头尖:块茎近球形或长圆形,密生长5-10厘米,具少数须根的肉质根。叶2-4,叶根长25-35厘米,下部具宽鞘;幼株叶片戟形,前裂片三角形,长4厘米,基部宽2厘米;后裂片狭披针形,长3.5厘米,基部宽5毫米。多年生植株叶片轮廓宽心状卵形,3浅裂或深裂,中裂片卵形或菱状卵形,渐尖,有时具细尖头,长10-15厘米,宽6-11厘米,侧裂片斜卵形,长8-13厘米,外侧常耳状外展;中裂片侧脉约10对,斜伸,常分叉,集合脉2条,细脉网状。花序柄长5-10厘米。佛焰苞淡紫色带绿色,内面紫色,管部长圆形,长2.5-3.5厘米,粗1-1.5厘米;檐部长卵状披针形,渐尖,长15厘米以上,外面干时绿白色,因表皮细胞密布银色骨针状结晶体而发亮,内面紫红色,展开宽5-8厘米。肉穗花序:雌花序短圆柱形,长约7毫米,子房黄绿色,柱头紫色;中性花序长2.8厘米,下半部具花,上半部无花,中性花黄色,线形,长约7毫米,卷曲;雄花序粉红色,长1.25-1.7厘米,粗约5毫米;附属器紫红色,长圆锥形,具短柄,基部粗4-7毫米,长5-12厘米,直立。花期5-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各省区的热带地区。
功能
本品具有散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
主治
用于毒蛇咬伤,疔疮。
医家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裂叶犁头尖(野半夏)可祛风寒,消肿,止痛。”2.《新华本草纲要》:“块茎:味辛,性温,有毒。有祛风寒,补血气的功效。”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配伍应用
治毒蛇咬伤:三裂叶犁头尖块茎差不多指头大,捣烂加白酒绞汁,内服。其渣外敷创口四周。(《药用植物彩色图谱》)
使用禁忌
本品如用于内服,应制过。制法与半夏同。~孕妇忌服,未经炮制,不可内服。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尖Typhoni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尖Typhoniumtrilob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尖Typhoni犁头尖,中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尖,中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尖T◎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